命运坎坷的李商隐,诞生于813年,幼时痛失父亲,生活清贫。他孜孜不倦,16岁便以古文才华初露锋芒。829年,他迁居洛阳,与白居易等文坛耆宿结识。白居易对李商隐赞赏有加,甚至表示来世愿为其子。

837年,李商隐高中进士,仕途却坎坷异常,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打击。为了养家糊口,他不惜放下尊严四处求人,却屡屡碰壁。而妻子王晏媄始终安慰他,鼓励他持守希望。尽管奔波劳碌的生活充满艰辛,与聚少离多的妻子的深厚情谊是他唯一的慰藉。

851年,王晏媄不幸病逝,李商隐在外奔波,未能见她最后一面,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挥之不去的伤痛和无法排解的思念,促成了传世经典的悼亡诗。

君问归期遥遥无期,巴山夜雨猛涨秋池。何时共剪西窗烛火,共话巴山夜雨之情。我如今身处巴蜀,夜幕降临,风雨交加,忆起你问我归期何时,我却答不上来。此刻作诗之时,窗外风雨肆虐,举目远眺,满目是涨满秋池的秋水。何日可再与你深夜秉烛长谈,聊此刻巴山夜雨,诉我对你绵绵不绝的思念。

这首诗不仅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更为生死的界限提供了可能。第一句是过往,第二句是当下,第三句是未来,直至第四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为一体。李商隐完成了生死的穿越,与妻子王晏媄相聚于一处。

王晏媄去世后,李商隐终身未再续弦,858年,他结束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如果没有深入骨髓的思念,怎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篇。读完此诗,我们才明白,有一种追寻,叫做跨越时空与你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