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指导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小节,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季的正式开始。立秋通常在阳历的 8 月 7 日或 8 日,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 135 度。立秋标志着秋天开始,气温逐渐下降,谷物成熟,农民迎来丰收的季节。

2018 年立秋时间:2018 年 8 月 7 日 星期二(戊戌年(狗年)六月廿六)21:30:34
需要注意的是,立秋并不意味着立即进入秋季,就像立春或立夏一样。温度的下降也不是立竿见影。俗话说,“秋后一伏,汗死老牛”,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才是末伏,还有 10 天才出伏,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才结束。立秋后的半个月左右,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这就是所谓的“秋老虎”。既然是立秋,天气转凉是大势所趋,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夜间已经开始感受到阵阵凉意。立秋的三候是: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大致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气候特征。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立秋预示着收获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官方到民间都对这一节气非常重视,也发展出了许多有趣的岁时节俗。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一、立秋时节的官方活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这种季节转换之时一直是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的日子,也会有官方主持的大规模祭祀活动。
立秋的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礼记·月令》记载,每年立秋时节,周天子要率领手下的诸侯、大夫等人,前往王都的西郊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还要祭祀少昊和蓐收,这两位在当时被认为是主管秋季的神灵。这种祭祀活动经汉代一直延续到隋唐。
宋代时,每年立秋,皇宫里都要在殿内移栽梧桐树。当计算的立秋时辰到时,史官还要报告一声:“秋来了!”如果梧桐树能应声落下几片叶子,会被认为是吉兆,有报秋的含义。
一叶知秋
二、立秋时节的民间活动
官方的祭祀活动更多是一种象征和仪式,而在民间,不论是出于农业还是日常生活考虑,人们对季节变换的感受无疑是更加直接和敏感的。从古到今,立秋这一天民间都有非常丰富的节俗活动。由于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因此立秋节俗活动的“目的性”也十分明确。
首先是各种祭祀活动。既然是祈求农事顺利,那么首先要祭拜的自然是土地神了。在江浙一带,农民们一般会在立秋这一天,将准备好的各种贡品送到田间地头,向田祖祈祷丰收。在贵州的一些地方,也有在立秋前后十日选择尝新的习俗。农民们用新米煮饭献给各路农神,然后将米饭送给家中长辈。在常州一带,现在还保留着立秋祭奠刘猛将军的习俗。这位刘猛将军本名刘承忠,是元末江淮一带的指挥使,据说在执政当地时消灭蝗虫有功。死后被当地人感念和祭祀。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各种机缘巧合,被清政府官方下令全国春秋两季祭祀,以求保佑免受蝗灾。常州一带的民俗应该是那时遗留下来的。
祭祀刘猛将军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但在湖南、江西、安徽一些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农民们担心收获的作物发霉,逐渐形成了“晒秋”的习俗,即在自家院子里、院墙上或屋顶上晾晒作物。这种晒秋农俗以江西婺源篁岭古村最为出名,当地晒秋从农历六月六持续到九月九,现在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张民俗名片,篁岭古村也成了国家 4A 级旅游景点。
晒秋
再次,立秋时节也有一些与农业收成相关的“禁忌”。这种禁忌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就全国而言,“立秋忌打雷”应该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禁忌了。许多农谚都反映了这一现象,例如“雷打秋,冬半收”、“立秋响雷,百日见霜”等等。相反的,也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的谚语,表明人们相信立秋时的晴空预示着好收成。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农谚可能有些迷信成分,但数千年农业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应该是有道理的。
三、立秋的保健习俗
一般来说,在季节转换时,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人体产生疾病。每年立秋时节,各地也会有很多有特色的保健习俗,有的只是某种仪式,有的还会吃某种特定食物。
例如,立秋时节,全国很多地方都流行佩戴楸叶的习俗。楸木是我国北方一种大叶落叶乔木,秋天落叶,佩戴楸叶有顺应时节之意。这一习俗据记载起源于宋代,如今在一些地方仍有遗存,例如东北和山东的部分地区。形式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如人们会将树叶剪裁、折叠成各种形状,戴起来更美观。
而在饮食方面,全国各地可谓各具特色。
比如江南一些地方,立秋这天有“啃秋”或“咬秋”的习俗。在立秋这天,人们要吃西瓜,浙江的一些地区甚至有西瓜和烧酒一起吃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预防痱子、腹泻、疟疾等疾病。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流行着“贴秋膘”的说法。因为夏季炎热,人们通常胃口不太好,体重会下降,称为“苦夏”。立秋后,夏季结束,自然要把丢失的体重补回来。而且,随着秋天气温下降,人们的胃口也逐渐好转。所以自然要准备一些肉菜,好好补一补。这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备能量。
好了,关于立秋节气和民俗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您能够喜欢~
参考文献:
1. 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2. 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