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个标志着春天苏醒的日子
立春的意义
根据中国传统历法,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中国古代将一年分成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六个节气,而每个季节的第一个节气都以“立”为名,包括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人们常说的春节却与立春或春分这类节气不同。事实上,立春有时会在春节之前,有时在春节之后,甚至相差十几天。例如,2018年的立春在农历十二月十九日,距离春节有12天;而2019年的立春却恰逢除夕。
没有立春的年份
在农历的某些年份中,立春这个节气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被称为“寡妇年”。在这些年份中,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年底都没有立春,例如2002年、2005年、2008年、2013年和2016年。
中国节气的起源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斗转星移”的天象。他们发现,北斗七星会围绕北极星旋转,其斗柄的指向与一年四季密切相关。古人将斗柄的指向划分为24个区段,对应着不同的节气。
立春与斗柄的指向
斗柄指向寅位(东北方向)时便为立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刚刚开始。从这一天起,大地回春,温暖重新降临人间,万物开始复苏。
立春与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立春的到来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位置有关。地球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太阳向地球不断辐射出光和热。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23.44度,地球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所在的黄道面不一致,导致阳光在地球赤道附近南北往复移动。
在南纬23.44度到北纬23.44度之间,阳光会形成一条宽度为46.88度的带状区域,称为太阳直射游动带。这个区域的边缘称为南北回归线。随着阳光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不同的区域就会经历不同的季节。
北半球和南半球
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运行的时间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时间相吻合。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可以指示在北半球的季节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位于北半球。古人无法了解地球的真实大小或南半球的存在,因此他们认为全世界都与北半球的情况一致。南半球的一年四季正好与北半球相反。例如,当北半球处于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对于南半球来说,这时则是距离太阳直射最远的时候,即冬季。
立春的精确日期
立春的精确日期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到特定位置而定,即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的中间点。而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季的中间点春分就会到来。地球从春分点开始,围绕着太阳转一圈,重新回到春分点,就构成一个回归年。
目前,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193日。太阳历就是基于回归年而制定的,也称为阳历或公历。阳历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個月約為30.437天。而为了形成整數天數的月份,便將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其中2、4、6、9、11月爲小月,每個月30天;1、3、5、7、8、10、12月爲大月,每個月31天。

每年有 365.242193 天,但实际每年只有 365 天,怎么办?为了填补短缺,在平年将 2 月减为 28 天。这样每年共有 365 天。

对此,仍然存在 0.242193 天的差异,几年累积下来就会少一天。为了弥补,采用「四年一闰」制,闰年 2 月有 29 天,共有 366 天。

即使这样,仍无法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完全同步,因为四年一闰只弥补一天,实际每年短少 0.242193 天,四年仅弥补 0.968772 天,导致多算了一天。

于是,历法学家制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规则,简言之,每世紀的第一年不闰,例如 2000 年闰年,但 2100、2200、2300 年不闰,而 2400 年再闰。如此一来,400 年间减少了 3 个闰年,相当于 3 天,刚好抵消了多算的时间。也就是说,世纪之初,逢 400 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

由於四季(春夏秋冬)和 24 節氣皆取決於地球在某個特定位置接收太陽光照,只有根据地球與太陽的運行變化,才能確定節氣和季節。陽曆才能記錄和展示這項運行規律。

陽曆能够控制和記錄太陽在迴歸線上的運行模式。如此,24 個節氣在陽曆中,每年都是固定的日期,例如立春通常在 2 月 3 日或 4 日,春分在每年 3 月 20 日或 21 日,清明在每年 4 月 4 日或 5 日等等。

假若古人以北斗七星為時鐘的指針,每年幾乎都在同一位置立春,就與陽曆差異不大了。為何中國的春節不將這天訂為正月初一的春節呢?因為古代中國使用的曆法並非陽曆,而是陰曆。

曆法是人們為了生活中的時間計算需求,根據天象制定的計算方法。如果中國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決定曆法,就有可能將立春這天定為正月初一。但實際上,中國古代一直使用陰曆,陰曆是以月亮盈虧為依據來確定一個月的。月亮的盈滿消缺一次為一個月。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圈,就會有一次盈虧,月球公轉週期為 27.32 天,也就是 27.32 天繞地球轉一圈。

地球也在自轉和公轉,位置隨著時間變化,因此月球相對於地球的某個點完成公轉一周,實際需要 29.53 天,稱為月球自合朔。如此,陰曆的月份即按照月球圓缺一次即為 29.53 天,每月約有 29 或 30 天,一年 12 個月只有約 354 天。

與陽曆相比,陰曆少 11 天多,逐年遞減,自然與季節對不上。不僅如此,過了 17 年,就相差 187 天了,將近半年,季節將顛倒,原先的夏季月份會變成冬季。

古人發現了這個問題,陰曆一年即與北斗七星轉一圈對不上,也不符合農耕季節。為了與陽曆相符,古代天文學家制定了一種折衷曆法,稱為陰陽曆。方法是在曆法中加入置閏法,例如「19 年 7 閏法」,就是在 19 個陰曆年中加上 7 個閏年,閏年增加 1 個月時間,讓陰曆有了閏年,也就是閏三月和閏八月的由來。幾年後置閏一個月,彌補陰曆年與回歸年的時間差。

後來,這種曆法被稱為「夏曆」,1970 年,國家將夏曆改為農曆,沿用至今。這種曆法確定的春節當然無法與立春對應了。

儘管春節很少是立春節氣,但畢竟是春季到來的時節。由於陰陽曆(農曆)採用若干年一閏的做法,使農曆的春節始終保持在立春前後不遠的時間。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742″ img_width=”1111″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14804fa80a547948e162d9983e0ad28~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515343&x-signature=%2Fldjr41TfIjMO%2FxyZVKrei%2Fjps0%3D” web_uri=”tos-cn-i-qvj2lq49k0/314

古人采用旨在与农时节气相协调的阴阳历,即如今的农历。其实,该历法只调整了阴历和阳历间的差异,而根据农历日期,一般人难以判断具体节气。现代科技的普及使得万年历随处可得,轻松便可得知农历与阳历的对应日期和节气。

阴阳历的实际用途在于潮汐预测。地球上潮汐主要受月亮和太阳引力的影响。人们依据月相即可了解潮汐大小。一般而言,满月和朔月时,月亮、太阳和地球大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引潮力叠加最大,导致大潮;而半月时,月亮与地球、太阳形成90°角,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形成小潮。

农历日期取决于月相,因此根据农历日期即可判断潮汐大小。这对出海捕捞或许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今科技设备完善,天气预报精确,仰赖历法确定潮汐信息已无必要。

如今的年轻人普遍使用公历(即阳历)。若突然询问阴历的当前日期,恐怕多数人难以给出准确答复。若非国家制定了众多农历传统节日法定假,年轻人甚少关注农历体系。就像许多被不断抢救的“瑰宝”一样,农历也许最终成为一种文化遗产。

各位读者对于此事的看法如何?欢迎踊跃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抄袭侵权有违道德,希望各界理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