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杜甫

疾风怒嚎,苍穹高远,哀猿长啸;
江渚清澈,沙滩洁白,飞鸟归巢。

漫天落叶,萧瑟飘零,无穷无尽;
奔腾长江,滚滚东流,永不消停。

漂泊异乡,千载秋思化悲客;
百岁残躯,独自登高凭栏独。

苦恨难熬,白发丛生霜满头;
心潮起伏,沉疴缠绵浊酒断。

《登高》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季,彼时杜甫客居夔州。安史之乱虽已平息多年,但地方军阀割据一方,争夺领地。杜甫曾依托严武,但严武病逝后,杜甫失去依靠,不得不离开成都草堂,乘船南下,本欲直达夔门,却因疾病缠身,在云安逗留数月后才抵达夔州。尽管得到当地都督的照顾,杜甫在夔州的三年生活依然困顿艰苦,身体日益衰弱。一日,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放眼远眺,百感交集。眼前萧瑟的秋江景色,勾起了他对漂泊无定的身世和衰老病痛的感慨,在极端窘迫的情况下,五十六岁的杜甫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可能是《九日五首》中的一首,但因其出类拔萃,远胜其他四首,故而被编诗者独立出来。全诗以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为背景,倾诉了诗人多年漂泊、积郁多年的孤愁悲哀,慷慨激昂,感人肺腑。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登高所见。首联对仗工整,围绕夔州独特的环境展开。夔州风大,而秋季天高气爽,更觉呼啸猎猎。诗人攀上高峰,峡中猿啼不断,哀婉凄凉,久久不绝。视线下移,江渚清澈见底,沙滩白净如雪,迎风飞翔的鸟群点缀其上,构成一幅灵动秀美的图画。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浑然一体,天造地设。

不仅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句中亦有对仗,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杜甫巧用十四个字,字字精炼贴切,锤炼至化境,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通常用仄声收尾,但本诗却打破惯例,用平声入韵,别具匠心。沈德潜赞叹道:“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

颔联集中展现了夔州秋天独有的特征。诗人仰望苍穹,无垠广阔的落叶萧瑟飘零;俯视江流,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流。在写景的诗人深切地抒发了胸中的情怀。“无边”“不尽”映衬“萧萧”“滚滚”,不仅传达出落叶纷飞、江水汹涌的情状,更暗含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前人将此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实至名归。

前两联着重渲染秋景,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表明诗人一人独处高处,这就将眼前景物和内心情思紧密相连。“常作客”道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人生有限,此处特指暮年。“悲秋”二字写得沉痛。秋天未必可悲,只是诗人面对苍凉宽广的秋色,联想到自己身处异乡、年迈多病的处境,不禁生出无限的哀愁。诗人将羁旅异乡倍加悲愁、多病独爱登高的感受,概括成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使人真切感受到他心中沉重跳动的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与上一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诗人的羁旅愁绪与孤独感,如落叶和江水一般,无穷无尽,挥之不去。情与景交融相洽,使诗意更见深沉。尾联对结,承接五六两句。诗人饱尝艰辛和潦倒,国难家愁令他白发丛生,再加上疾病缠身戒酒,悲愁更加难以排遣。原本兴致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平添了无限的感恨和哀伤,诗人矛盾的心情跃然纸上。前六句“飞扬震动”,结尾“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胡应麟《诗薮》)。

本诗前半描绘景致,后半抒发情感,两者巧妙交织。首联着重描绘具体景物,如工笔画般细腻传神;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氛围,如写意画般空灵含蓄;三联表现情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入手,由漂泊异乡写到多病残生;四联从白发日增、护病断饮引出时世艰难,归结到潦倒不堪的根源。如此,杜甫忧国伤时的深切情怀便淋漓尽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诗八句皆为对仗。乍看之下,首尾似乎“未尝有对”,胸腹也好像“无意于对”。但细细品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连“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均见《诗薮》)。此诗享有“旷代之作”的盛誉,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