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从何而来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俗话说困苦家庭的孩子早当家,他十五岁就着重学习,为什么?生活环境逼迫嘛,为了改变生活环境而学习嘛!十九岁在季氏家做”委吏”、”乘田”,表现得怎么样?孟子说:会计对账清晰,牛羊体格健壮。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务实的人。

三十岁创办私学,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既然敢创办学校,教书育人,必定精通六艺,否则如何授课?也不会有人来求学。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务实,精通六艺的人,为什么要选择教学,而不是在社会上发挥才能?

难道是社会环境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纪也会是宝贵的人才,哪个公司不想要呢?何况在那个落后、人才稀缺的朝代。真正的答案是孔子自己说的:”三十而立”。通常理解”立”的主语是财富、社会地位,是成家立业。假设孔子的”立”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应该在季氏家通过努力一步步往上爬才合乎逻辑。历史记载中没有孔子被赶出季府的记载,这就说明孔子是主动辞职的,选择办学、教学是主动行为,并非环境逼迫。学费仅是一束修,就是一捆干肉,靠收干肉能发家致富吗?显然不能,孔子的办学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

通过逻辑推理,我们再来看什么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业,而是”志于学”。通过教学中的提问、思考和解答,从而教学相长,增长学问。是这样吗?孔子曰:”学习实践之后,是不是非常愉悦,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不是开心。”这是学习的快乐。”十个家庭的城镇,一定有如我般忠信的人,但不及我善于学习”、”聪明努力学习,不耻于向别人请教”,孔子向老子求教周礼,向师襄子学琴,向檀子请教,向渔夫请教……这些都是”志于学”的表现。

孔子因材施教,为什么?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生经历,有不同的问题和观点嘛,因材施教可以让他了解到更多知识嘛。可以说,孔子都是从实践出发,在日常中探索、学习,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以至于后来子贡问:”有什么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答:”大概就是‘恕’吧。”孔子用一个字概括了一个人的一生,这可以说是长期历练后的顿悟。

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三十岁”立于学”,与他的童年经历脱不开关系,一个在困境中成长的人,最深切的感受自然是磨难和痛苦,因为痛苦才有了努力学习以消除痛苦的愿望,这和佛教的离苦得乐道理一致。

孔子的仁是什么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让人成长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译为最高统治者,《仪礼•丧服》篇云:”君,至尊也。”曾参在《大学》里把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进化过程和逻辑关系写得很清楚。简单地说,我们绝大多数人是活在得失价值体系下,称之为”小人”,”小人”通过修身超越、突破”得失价值体系”变成君子,也等于思想行为超越了”小人”,在食物链中处于了顶端。

因为他体察了人性,看透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通过人性可以知道一个人的优缺点,通过优缺点可以知道人的行为习惯,通过行为习惯可以知道做事的结果。简单地讲就是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做什么,他可以推演出来。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也是孔子能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必须能够洞察他人的弱点、缺陷,才有可能施教。

当一个人站在了食物链顶端,往往会导致灾难。像霸王项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万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又如诸葛亮、司马懿对垒,故事背后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而我们呢,日夜研究他们的三十六计、七十二般变化,幕后的人间惨剧却以所谓的”成功代价”一笔带过。从人类的角度讲,这是灵魂缺失、丧失人性的行为。这是孔子反对战争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将功成的辉煌,而是尸骨遍地的惨烈。

子路问老师:”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践?”孔子说:”那怎么行,要先问过父亲、兄长才行。”冉求问:”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践?”孔子说:”是的,听到了就应立即实践。”他俩问题的时候公西华都在旁边,公西华就问老师:”他俩问的问题一样,为什么老师给出的答案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性格冲动,所以让他咨询父兄,以减少行为错误。冉求性格犹豫,做事优柔寡断,于是要消除他的疑虑,让他放心去做。

孔子通过人性透视他人的弱点、缺陷,设法帮别人在行为上弥补缺陷,而不是掠夺、奴役。这是儒家”德、仁”思想的源头,是曾参”止于至善”的目标,是王阳明”致良知”的道理。当人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以天下大同的境界去爱人,才是一个君子。

孔子的仁的实践

《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鲁国有一个法律,鲁人在其它诸侯国沦为奴隶的,若有人帮奴隶赎了身,这个费用可以在鲁国国库报销。子贡替鲁人赎身,却不向国库报销。孔子批评子贡:”赐啊,你做错了,这样做的话,以后鲁人不赎人了。取了费用对你行为没有任何损失,不取费用就导致更多的人得不到救赎。”子路救了溺水者,别人牵来一头牛感谢他,子路收下了,孔子夸奖子路:”鲁人今后一定都会勇于救人啦。”孔子盯着小事,看到深远的影响。

鲁国颁布了一道法令,鲁国人在其它诸侯国沦为奴隶的,若有人帮奴隶赎了身,这个费用可以在鲁国国库报销。子贡赎了人,不去国库报销。孔子批评子贡:”赐啊,你做错了,这样做的话,以后鲁人不赎人了。取了费用对你行为没有任何损失,不取费用就导致更多的人得不到救赎。”子路救了溺水者,别人牵来一头牛感谢他,子路收下了,孔子夸奖子路:”鲁人今后一定都会勇于救人啦。”孔子盯着小事,看到深远的影响。

按照我们普通人的理解,子贡很高尚,子路很庸俗。可是结果孔子却批评子贡,表扬子路。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活在得失价值体系下,以”得失”为导向选择和判断思想行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国外遇到了鲁国的奴隶,他就会想:假如我今天赎了人却不去报销,经济上就会受损失。去报销的话,就会跟子贡对比,别人会说子贡高尚,我跟他差远了。赎了人不报销经济上受损失,报销了名誉上受损失,出于”失”的心理干脆不做,这就导致奴隶得不到救赎,所以孔子批评子贡。子路救了人,收了好处,以后其他人遇到困难,路过的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