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涉及狼的成语,例如「狼子野心」、「狼贪虎视」、「狼狈为奸」、「引狼入室」、「豺狼之吻」、「官虎吏狼」、「鬼哭狼嚎」等,鲜少含有褒义,说明狼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并不讨人喜欢,常作为反面角色登场。

纵览中外,不乏以狼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我们熟知的童话《狼和小羊》、《狼来了》、《狼和狗》、《狼和仙鹤》均出自 древнегреческий 名著《伊索寓言》。若论对狼的刻画入木三分的中国作家,非清初著名文人蒲松龄(1640年-1715年)莫属。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多篇与狼相关的文言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狼三则》、《牧竖》。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狼的贪婪、狡诈与凶狠,更鼓励人们对狼一般奸佞小人决不纵容姑息,务必用智谋与其斗争到底。

《狼·二》一篇仅有246字,表面上描写屠夫与狼 斗智斗勇的故事,实则蕴藏着深刻寓意。反复细读,并联系时代背景,才能真正领会其内涵。

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此则故事大意为:

某屠夫晚归,担中的肉已食尽,仅剩几块骨头。路上忽有两只狼 尾随其后,尾随甚远,屠夫心生恐惧,遂将仅剩的几块骨头抛给其食用。但两位狼并未因此停止追赶,变本加厉地穷追不舍。

为自保,屠夫发现有利地形,后背麦垛,卸担持刀,严阵以待。两只狼虽狡诈非常,却不敢靠近,只能眈眈相对。片刻后,一只狼径自走到屠夫面前,坐定。许久后,其状若假寐,闲适不已。屠夫见状,暴起以刀劈狼首,又补数刀将之斩杀。方欲离开,忽觉积薪后有动静,一只狼正在掘洞,企图从后偷袭屠夫。该狼已近半入洞,仅露尻尾。屠夫从后割断其股,将其亦斩杀。再一看假寐的狼,原来是为了引诱屠夫。

狼固狡猾,然顷刻之间两毙,野兽的阴谋诡计又能奈我何?徒遭耻笑罢了。

少年时,每读此篇课文,往往为故事的趣味所吸引,却未能深究其深意。

成年后,重读此篇,便能较好地把握其内涵。

诚然,这篇短文寓意深远,其中所涉皆有所指,若能结合蒲松龄所经之时代,便不难理解。

蒲松龄自幼有「神童」美誉,年仅十九便考取秀才,此后四十年,蒲松龄再未能晋级,每次考试均落榜,大好年华皆蹉跎在科考之中,穷困潦倒相伴其一生。

直至六十五岁那年,蒲松龄才幡然醒悟,决意退隐山林,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潜心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文人,将主要精力

公务人员本应为人民服务,而这些官员却非但没有解决民生疾苦,反而巧取豪夺,剥削百姓仅剩的口粮。

文中提及两头狼,暗喻当时贪赃枉法的官员成群结队。他们的层层盘剥,让百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

如此社会环境下,百姓面临生或死的抉择。与其任由奸臣肆意压榨,不如奋起反抗,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蒲松龄借此故事,告诫人们:面对贪官污吏的欺压,团结一致,奋勇抗争。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反抗贪官的暴行。邪恶終不得志,正义必将战胜。

《狼三则》内涵深刻,教育意义深远,自20世纪40年代起,便被收录进不同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最早可查版本是1945年8月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的《中级国文选》第三册,其中第19课《狼》文末注释为“寫狼狡猾的故事”。可见当时选用该文,意在揭示日军的侵略本性。

时至今日,时隔80余年,《狼三则》仍是语文教科书中必学篇目。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收录了《狼·二》这一则故事,让学生们在重温经典的领悟文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