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笔来

书写时,笔锋的粗细不可能一致,当需要点画更细时,毛笔就需要稍稍提起。提与顿是相对的,彼此相互依存。提笔主要用于横画的中间和字的转折连接处,以及露锋出锋时。就像前人所说:“在密集处和危险处要用提笔。”注意不要提得太虚弱,太细。

颜真卿楷书教程 ¥38 购买 颜真卿 元次山碑 ¥52.5 购买

顿笔

当线条和点画需要更加粗细、显得特别突出时,就需要用力按下,所谓的“力透纸背”即是指顿笔的效果。在字的结尾或转折处经常使用顿笔,顿笔的力度大于“蹲笔”和“驻笔”。在书写过程中,经常会交替使用提和顿笔,有时是先用提笔再用顿笔,有时则是相反的顺序,因此需要注意协调性。在行草中,提和顿笔的交替使用更为频繁,正是由于这种交替使用,才形成了点画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在楷书中,提和顿笔的使用非常明显,比如一横或一竖都会同时使用提和顿的技法。善于使用顿笔可以使点画更加坚实有力,笔锋充满力量,但是不要顿得太重,以免造成墨迹过重。

蹲笔

蹲笔的笔法类似于顿笔,但是按下的力度要轻一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动作,即使用蹲笔的技法。唐代张怀灌在笔法中提到蹲笔:“缓慢地停顿,轻重有度。”蹲笔和顿笔经常用于笔画之间的转换和过渡。它们在调节换笔时起着重要作用。

驻笔

驻笔的力度小于顿笔和蹲笔。它用于上一个笔画动作结束、下一个笔画动作开始的短暂转换间隙,即“稍稍停顿”,笔力到达纸面即可。这样一来,驻笔就为下一个笔势的展开做好了准备。比如在横画的起笔或收笔之前要使用顿笔,在顿笔之前稍稍停顿驻一下笔,然后再铺开笔毫按顿。其他情况,比如在转折处顿笔之前,或在捺笔顿笔之前,都要稍稍停顿一下驻笔,以积蓄力量为顿笔作铺垫。清代蒋和曾提到:“驻笔,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不能太快,不能太慢,稍稍停顿,审慎思考,才是驻笔。”

衄笔

衄笔是指在运笔时既向下又向上,主要用于写钩和点时,原来顿笔后挫锋下行的笔,突然地又逆转而上,即为衄笔。由于衄笔采用逆势,增加了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加强了笔力,使点画线条更加有力。比如颜真卿的楷书中常见的“鹅头钩”,就是将钩衄回到一个鹅头形态后再出钩。

挫笔

挫笔是指在运笔时突然停住,以改变方向的笔势,多用于转角处。一般先顿笔,然后稍稍提起笔锋,使笔锋转动,从而改变方向。可以看出,挫笔是在顿笔后又有微小位置移动,使笔法更加完美,以弥补顿按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写钩或转折处,顿笔之后有时还需要微微提起笔锋挫动一下,既可以调整笔锋,又可以转换笔势以利于行笔。但是要注意挫锋的力度,过于夸张会显得不自然,太微小则不易表现出笔锋的姿态和转换笔法。

抢笔

抢笔是指在提笔入纸时,在空中先落笔起势,或者是提笔离开纸面时在空中的回力动作。虽然抢笔和折笔有些相似之处,但折笔的速度较慢,而抢笔是快速的瞬间动作。比如在写横时,一般

转笔基础教学

帖子全文:
题侍(郎山水)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仁人义士埋黄土,只有粉墨归囊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