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謝枋得在《重訂千家詩》中收錄了一首署名杜牧的《清明》。這首詩,也就是時人所耳熟能詳的清明詩,全文如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自這首詩問世以來,一直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其作者究竟是不是杜牧”、“‘欲斷魂’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杏花村’究竟在哪裡”等,因此在後世一直備受爭議。

下面,我們先談第一個引發爭議的問題:《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的作品。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曾與李商隱齊名“小李杜”,他在七言絕句創作上具備極高造詣。

《唐詩三百首》共收錄了9首由杜牧創作的七絕,七絕收錄數量排第二的是李商隱。這9首杜牧七絕中並無題為《清明》的詩作。

如今,《清明》一詩在民間影響甚廣。每逢清明佳節,三尺孩童皆能背誦全文。奈何這首詩創作水平不佳,故有人質疑它並非杜牧之作。

最早對此詩提出疑問的是明朝著名詩評家謝榛。他在《四溟詩話》中指出,這首《清明》:“宛若入畫,但氣格不高。”

眾所周知,詩在於“言志”。杜牧一生中,創作了大量七絕精品,如《泊秦淮》、《赤壁》和《遣懷》等廣為人知的作品。

這些作品的主旨,或關心國事,或感懷古跡,或慨嘆人世浮沉歲月蹉跎。即使《贈人二首》這樣的詩歌,杜牧也寫得艷而不俗,在視角上推陳出新。

然而《清明》一詩,卻寫得“堆砌造作”,過於拖沓。那麼,為什麼説《清明》寫得“堆砌造作”呢?學者們大致有以下觀點:

其一,題目為《清明》,詩的開頭第一句,又復用“清明”二字。古代詩歌追求文字精簡,一首七絕共計28字,為何要浪費兩個字去重複題目中已知的事實呢?

其二、第二句中既然寫了“行人”,就無須再贅述人在“路上”,這有畫蛇添足之感。為便於大家理解,這裡以賈島的《尋隱者不遇》為例説明,賈島詩中云: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首句僅説“問童子”,但具體問了什麼,並未寫出。這是因為在該詩第二句中,“言師采藥去”表明賈島所問內容。

這種藝術手法,在漢語修辭中稱為“蒙後省”。即詩的后句已交代內容,前句便可省略。前後二句有相同內容,經驗豐富的詩人往往採取“避複”的處理。

何況《清明》中“路上”、“行人”同處第二句,更應避免“犯複”。況且以杜牧的詩歌創作水準,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嗎?

謝榛説《清明》這首詩的“氣格”不高。那麼,什麼是“氣格”呢?氣,指的是氣韻,藝術上獨特的風格;格,是指詩的立意與格調,作者的思想境界。

《清明》這首詩,開篇便渲染雨中場景,緊接着描寫詩人旅途中獨行,意志消沉,最後為“借酒澆愁”,找到了杏花村。

全詩不見作者有高遠的志向,在愁情的刻畫上,也並無任何新穎獨到之處。於是謝榛等詩評家親自出馬,對《清明》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全詩大致如下:

時節雨紛紛,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是,江上杏花村。

這種改法,企圖通過引入“江景”來提升全詩的“氣韻”,但效果並不顯著。於是謝榛又將后二句改為“日斜人策馬,酒肆杏花西”。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400″ img_width=”600″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e607d6a1d7545ecad5225c74f331ae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516833&x-signature=rRdM9CpU8rkns6ecZ%2FcDin0dnEA%3D” web_uri=”tos-cn-i-qvj2lq49k0/ce607d6a1d754

这首无名书在流传过程中被恶意篡改,原作者为了牟利而盗用刘克庄之名,并谎称作者是杜牧。

因此这首诗被误归杜牧名下,完全是当时的书商为了牟利而制造的噱头。以上,就是《清明》作者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引发争议的问题就是,目前学者对诗中“欲断魂”三字的理解存在争议。众所周知,“清明节”在现代是一个祭祀先人的节日。

因此当我们读到《清明》一诗时,自然会联想到诗人因为常年漂泊在外,无法及时在“清明”这一天赶回家乡扫墓,所以产生了伤感的情绪。

由于心中的忧愁、悲伤到了极致,情绪无法排遣,于是决定找一个地方去“借酒浇愁”。然而近代学者考证指出:唐朝的清明节并没有“扫墓”的习俗。

唐代的清明节,与寒食合并成一个大型节日,在这个节日到来时,国家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我国古人扫墓的时间原定在寒食,后来寒食与清明合并,才有人在清明扫祭。

唐高宗、唐玄宗等皇帝多次下诏禁止。理由是,清明是一个郊游的节日,将这种娱乐节日和扫墓这一严肃的活动合并举办,是对先人的不敬。

尽管诏令无法完全禁止民间的扫墓行为,但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唐代国家为了杜绝清明节的扫墓行为,还采取了严厉的行政处罚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杜牧不可能公然违法。

这首《清明》到底在写什么?它真的是在写一个人,因为无法在清明节回家扫墓,所以伤心得“欲断魂”吗?

有学者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杜牧根本不是要去上坟,而只是想去喝一种酒,这种酒的名字叫“断魂”。

第三个引发争议的问题,是这首诗涉及到“杏花村”的真实地理位置。一些人认为此“杏花村”位于山西,另一些人则认为该村位于安徽。

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商业利益,所以几百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有人利用“杏花村”三字“造假景”、“酿假酒”,并编造各种“神话”。

事实上,“杏花村”的具体位置并不影响《清明》一诗的理解。诗中的“杏花村”,很可能就是作者随口杜撰出来的一个地方。对于后人所创造的那些“假酒”和“假景”,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清明》一诗存在多处争议,主要是因为这首诗的风格与唐代杜牧的诗风迥异。杜牧是七绝高手,少年时就有匡时济世、澄清天下的政治理想。

杜牧很喜欢写时政诗和咏史诗。不过他也有著名的风景诗,比如《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也有咏史的影子。

著名的《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情调。但是《清明》一诗却完全是意志消沉,全无朝气的。

《清明》一诗确实存在“犯复”的问题,写得比较粗糙随意。而且这首诗原本“无名”,现在这个标题是后人加上去的。

再加上后人对诗中“欲断魂”的理解一直存在问题,以及“杏花村”的地理位置涉及到商人的经济利益,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