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将功成万骨枯”现指一位将领的成功通常是付出了无数人的生命和鲜血作为代价。该俗语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感事·其一》一诗。

“一将功成万骨枯”释义

“一将功成万骨枯”【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表示一位将领的功名往往是在牺牲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基础上取得的。它通常被用来批判好战者或比喻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牺牲或沉重的代价。

关注我获取更多初中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

“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文及翻译

【原文】:

感事·其一

唐·曹松

烈战冲开百万兵,生民何处觅安宁。

将军金印投征客,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

烈战:激烈的战斗。

生民:平民百姓。

安宁:安定和平。

金印:将军所佩的印信。

征客:士兵。

【翻译】:

激烈的战斗冲散了百万大军,平民百姓在哪里才能找到安宁。

将军把金印交给从军者,一位将领的功劳是用无数士兵的生命换来的。

《感事·其一》全诗赏析

诗的一二句“烈战冲开百万兵,生民何处觅安宁。”写出战争的残酷和平民百姓的悲惨境遇。诗的三四句“将军金印投征客,一将功成万骨枯。”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将领的功名是建立在无数士兵的牺牲之上的。诗人用“金印”和“万骨枯”的对比,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了争夺权力而不惜牺牲人民生命的残酷行为。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揭露性。

《感事·其一》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他的诗多为近体,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且多为游历之作,风格近似贾岛,取境幽深,多清幽澹宕风味。《全唐诗》存其诗二卷,代表作品有《中秋对月》等。

关于曹松最著名的诗句有哪些

1.将军金印投征客,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唐代曹松的《感事·其一》

2.烈战冲开百万兵,生民何处觅安宁。出自唐代曹松的《感事·其一》

3.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出自唐代曹松的《中秋对月》

4.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出自唐代曹松的《南海旅次》

5.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出自曹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