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但它们仍然需要水分来维持生命。在水源匮乏的沙漠环境中,骆驼演化出了适应性独有的能力,那就是以沙漠植物仙人掌为食。

那么问题来了,仙人掌有许多尖锐的刺,骆驼也是血肉之躯,为什么它们不怕这些尖锐的刺呢?

提到骆驼为何能以仙人掌为食,就不得不提到它们独特的口腔结构了。大多数动物的口腔内部都比较光滑敏感,致使我们对尖锐食物非常敏感。

但骆驼的口腔却不尽相同,其口腔内部十分粗糙,并且分布着大量由角蛋白组成的突起。

这些突起可有效防止仙人掌的刺刺伤口腔,并能梳理仙人掌的刺,方便骆驼咀嚼。

在咀嚼过程中,骆驼的牙齿能将仙人掌刺切碎,唾液则能软化这些刺,之后,食物会沿着食道进入胃部。

与人类不同的是,骆驼拥有多个胃,其中第一个胃便是瘤胃,它体积庞大,咀嚼后的食物首先进入此处。瘤胃中几乎没有任何胃酸,因此适合微生物生存,大量微生物在此帮助骆驼分解食物,软化食物,以便于更好地吸收。骆驼时不时地会将食物反刍至口腔中,继续研磨,然后再次进入瘤胃。

得益于口腔的凸起物,以及口水的分解与软化作用,仙人掌的刺在进入骆驼体内后,会转化为可消化的食物,而不是像误吞入人类喉咙中的鱼刺般带来不适。

从骆驼能够以仙人掌为食来看,它们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几乎将节水的方式进化到了极致。

与大多数动物不同,骆驼一次性可以摄入大量的水,有时可多达100多斤。如果人类在短时间内喝水超过4斤,就会导致水中毒,但骆驼却安然无恙。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1280″ img_width=”1920″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d391366d06124d4988c3d97726b6290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

尽管骆驼具有极高的水资源利用率,但如今其野生种群却面临灭绝威胁。

在过去,骆驼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交通方式已不再受制于畜力。

人类的科学进步并没有改善骆驼的生存状况,尽管它们不再承担运输重任,但人类活动仍在不断压缩其栖息空间。

人类的行为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骆驼种群数量。目前,单峰骆驼野生个体极为稀少,大多数为人类圈养。

虽然双峰骆驼曾广泛分布,但如今已沦为家畜,仅有约 1000 多只野生双峰骆驼艰难地生存,面临着缺水少食的困境。

有人可能会提到澳大利亚广布的野生骆驼,数量估计超过 70 万。这些骆驼并非纯粹的野生品种,而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人类引进骆驼的后代,在适应当地环境后泛滥成灾。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后代野生骆驼已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并被划入保护区,以保障其生存。未来,相信它们能逐渐恢复昔日的繁荣。

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为了适应沙漠环境,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多种节水机制,甚至拥有粗糙的口腔,能够食用多刺的仙人掌。

正是这种极致的节水进化,才使得东西方文明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能够持续进行文化交流。

无论是玄奘取经还是丝绸之路,都是有了骆驼,才连接起了东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