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凝妈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随着腊月二十三的临近,是我们这边的过小年日子。小年是过年的前奏,意味着更忙碌的生活即将到来。以前,每到小年,集市、商场都会异常热闹。现在情况特殊,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孩子来说,过小年不能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去,总要在他小小的脑海里留下一些痕迹。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带着我们一起过小年,现在印象都很深刻,每每想来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过小年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怎么过才好呢?要给孩子讲讲小年的来历,还有些习俗,根据自己的条件真的去实践一下。

民間开始过小年,是从宋代开始。但那时候的小年并不是腊月二十三,只是有这个叫法而已。

宋代文天祥《二十四日》:“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其中的春节是指立春,写诗的那一年,立春是腊月二十六,所以前三日是腊月二十四,从题目中也能看出是腊月二十四。

有文献记载,清代开始,有的地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因为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皇帝在二十三日的腊祭之日也祭祀了灶王爷,其他官员纷纷效仿,这一天过小年的习俗就慢慢传播开了。

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府过腊月二十三日,普通民家过二十四,水上人 家过二十五日。

其实,小年在哪一天过,也是当地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习惯。我们这里是北方,一直是按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一些地区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保护和监察一家。一年后要将这一家一年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向玉皇大帝汇报。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有很多,下面两个流传比较广,也比较适合讲给孩子听。

第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叫张单的人,不愿种地,出门做生意,发了财,回家后嫌弃糟糠之妻,娶了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做老婆。张单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奋,在外不务正业,家道败落。后来又遭遇大火,财产全部烧光,张单沦为乞丐。

有一年腊月二十三,要饭要到了原来妻子的家中,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炉灶,被憋死。玉皇大帝为了警戒人们不要像张单那样犯错,就封他为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一家人的言行。

第二个传说:

在某个朝代,皇帝派一个大臣到河北大平原当州官。大臣到任之后,天天到百姓家吃酒席,开始是一个人去,后来全家人、随从、家里的鸡狗也一起去。一年就吃得白白胖胖,百姓叫苦连天。

有个叫“张大巴掌”的,力气很大,想教训一下州官。就谎称家里炖了“龙凤肉“,邀请州官去吃,州官毫不客气地带着人去了。到了那里,发现肉没熟,州官质问“张大巴掌”。

结果张大巴掌给他一顿臭

过小年的习俗

1. 送灶王,吃糖瓜

“二十三,灶上天”,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做法是将灶王爷画像烧掉,并用麦芽糖封他的嘴,用酒收买他的心,寓意让他在上天后美言几句。

“二十三,糖瓜粘”由此而来,现在演变成吃糖的习俗。

2. 备年货

小年前后是备年货高峰期,包括瓜子、花生、坚果、糖果、水果干等零食,以及牛羊肉、腊肉、熏肉等年夜饭食材。还可以准备烧饼、牛奶、点心、酒水等走亲访友的礼品。

3. 理头发

民间有习俗,小孩子正月里不理发,认为会对舅舅不利。腊月二十三理发是较好的时机。

4. 吃饺子

在北方,过小年也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寓意团圆美满,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小年将至,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庆祝,都与家人团聚,享受这一传统节日带来的欢乐和意义。

我是 @凝妈悟语,两个孩子的妈妈,关注我,一起开启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