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文化渊源
自古以来,登高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都有一种“登高情结”,它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和审美心境。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登高望远”的说法,人们在登高活动中寄予了无限的文化渊源。
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登高成为其主要活动。关于登高的起源,相传始于东汉。还有几个有趣的传说:
登高的名人轶事
在湖北江陵县西郊龙山,有一处古迹名为“落帽台”。传说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曾与友人重阳节登高,孟嘉喜好饮菊花酒,兴致正浓时,站在高台上观景,突然一阵秋风吹来,帽子被吹落到地上,而孟嘉并未发觉,还根据眼前美景而作登高诗一首,周围的人觉得十分有趣,就叫此处为“落帽台”。
除了陶渊明外祖父的趣闻,还有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登高的有趣故事。谢灵运喜欢登高,每逢重阳节必然登高。作为登高的老手,他精心设计了一双“登山木屐”,这双木屐前后装有铁钉,上山去掉前齿,下山时装上前齿、取掉后齿,这样既安全,还可以省很多力气,于是人们将这种木屐起名“谢公屐”。关于“谢公屐”,大诗人李白还写过这样一句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登高名句和情感表达
关于登高有很多名句,在高处,往往能够抒发心迹和感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内敛而含蓄的,只有在宁静而深远的高处,人们才善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晏殊的《蝶恋花》有言:“做些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高楼也是一种登高。最著名的登高诗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文人居高临下时发出的一声长叹。
除了这些大文人善于登高,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人们擅长借助登高来表达感情,最早的是《诗经·氓》中的这一句“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弃妇在回顾自己与“氓”的交往和爱情中,曾经登上高高的断墙,远远盼望自己的丈夫氓归来。而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也记载过自己的登高活动:“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登高的哲理思索
除了借助登高来表达感情,还有一些诗人在赋予高处以人生哲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借助登楼来形象的说明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向更高、更远处迈进的志向和意志,使人们达成人生和事业的极致。
登高的意义演变
登高最初来源于古代祭祀的文化积淀,随着时代变化,登高成为一种节日习俗,寄托了人们逃避灾祸、身体康健的美好愿望。到了唐代,登高成为士大夫的一种标志,是一种文化象征和贵族活动,在高处行使目的,如作诗、写赋、造誓等等。

登上高台,望古思今

诗人辛弃疾伫立高台之上,昔年繁华的扬州路历历在目,然如今物是人非,徒增感慨。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之情,无处诉说,只得借笔墨抒写心绪,以期君主洞察其心志。

文人登高,感慨万千

中国文学史上的文人,仕途坎坷者不乏其人。 登高远眺,天地浩渺,历史沧桑,不禁令人心怀感慨。地理上的差异,与自身处境相互印证,触发了关于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思考。

登高抒志,胸怀壮阔

中国古人崇尚山川,文人以登临名山为志向。祖国的锦绣河山,形态各异,或雄奇壮丽,或秀丽妩媚。文人在登高之中,心胸开阔,触发豪情壮志。

杜甫曾登临泰山,面对巍峨雄峻的泰山,写下了《望岳》一诗: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诗人在高山之上,既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又抒发了凌云壮志。此乃文学与自然的交融,体现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登高悟道,探寻人生哲理

登高之余,文人也会思考人生与生命的意义。面对险峻奇伟的山峰,《终南别业》中写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诗人隐居田园,登高观景,已成日常乐趣。他漫步溪边,见水流断绝, 便驻足观赏云卷云舒。此时此刻,诗人心中所思所想,耐人寻味。

苏轼登庐山之时,亦有感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高望远,才能领略到庐山的全貌。此言正契合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