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 

我心心念念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售价一元多。

母亲从未一次性给过我如此多的钱,我也从来没向母亲要过如此巨款。

但我迫切地想要拥有《青年近卫军》,以致于茶饭不香。

自打家中破旧的收音机被卖掉,我就只能在同学家收听《青年近卫军》的广播。而今,家中却无力购置一台新的。

在自己的不断鼓动下,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场所,想向她讨要钱款。那一年的母亲,被铁路工厂辞退,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去了一家缝制棉胶鞋帮的小作坊谋生。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母亲为我们谋生的场所。

作坊狭小低矮,令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方米的厂房内,四壁潮湿破旧。七八十台破旧的缝纫机排列其中,七八十位年纪不小的妇女们在各自的缝纫机旁忙碌着。由于光线昏暗,每个妇女的头顶都悬挂着一盏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户不能打开,七八十位妇女和七八十盏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宛若身处蒸笼。

我茫然地扫视着那些妇女,却找不到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旧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找谁?”一位老者大声冲我喊道。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报出了母亲的名字。

“在那儿!”

老者朝着最里面的一个角落一指。

我穿梭在缝纫机之间,来到那个角落,看到一个异常瘦弱的背影弯曲着,头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盏灯泡烤得我的脸颊发烫。

“妈 —— ”

“妈 —— ”

我的母亲挺直了背,转过了身。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那是我母亲的眼睛……

母亲大声问道:“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竟不由自主地说出口!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张卷得皱巴巴的纸币,用开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位女子停止踏缝纫机,探身对母亲喊:“大姐,别给!你这么当妈的不行!供他们吃穿上学还不够,还要供他们看闲书?”然后又对着我喊:“你看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

母亲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大声回答那位女子:“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如此瘦小!那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成为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罐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笔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晓声,选入教材时经过修改。

课文赏析:

《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母亲》。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在艰苦的环境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年幼的儿子读书的故事,表现了母子间深厚的感情。

初步了解本文描写环境和人物的作用,感受人物形象、体味母子真情,并从中习得写作的一定技巧。

教师补充:从“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这两句话中,透露的信息是:

  • 暗示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
  • 表现了作者体贴父母的懂事,不给家里增加负担。

阅读第 4 自然段后:

这段直接描写了作者家庭的经济拮据,通过“卖破收音机”和“只能吃进肚子里”来突出家中贫困。作者反复强调“穷”是为了衬托母亲毫不犹豫地为作者买书,从而展现母亲对作者的爱有多么无私和伟大。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突出作者家庭的贫困,来衬托母亲为作者买书的决心,体现了她对作者的深情厚意。体会文中母亲挣钱的艰辛、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从而深刻理解慈母情深的主旨。

体会铺垫的作用:

作者对母亲从兜里掏出一卷皱巴巴的毛票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揉得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些细节刻画了母亲长期劳动的艰辛,为母亲毫不犹豫地给作者买书做出了铺垫,衬托出母亲对儿子的爱有多么无私。

对比之前母亲对待儿子的“厉声斥责”,母亲在作者说要买书时的态度反差明显。这种对比凸显了母亲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作者的关爱。

作者对母亲工作状态的描写(“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与母亲慷慨地给作者钱买书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爱。

作者在买罐头时的心情:“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崇敬和热爱之情。

小练笔:写我和妈妈发生的一件事情(400字)

感谢您的阅读,感谢每一位关注和点赞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记得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