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一书中,张飞辱骂吕布时将其斥为”三姓家奴”,以讽刺其反覆无常之性。而此语也确实道出了吕布在小说中的特点。其”三姓”分别指吕布本姓吕,后认丁原、董卓为义父,并投奔二人。

书中另一人物刘备亦多次投奔他人,包括刘恢、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术、刘表等。若以吕布之姓氏辩论,刘备亦可称作”多姓家奴”,然为何刘备未受此诟病?其与吕布的差别究竟何在?

其一,两人生平之志愿有异。此志愿虽较宽泛,然于《三国演义》一书中,诸侯之志向皆在统一天下。刘备之志向显然比吕布更具普世价值。其志乃”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于汉室倾颓之世,其志乃救世济民,与此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为汉室后裔的刘备已沦落至卖草鞋为生之地步,却始终不忘国事,自然赢得众人的好感,在舆论上占据有利地位。

反观吕布,虽为猛将,然其确乏大局观与治国之能。乱世虽为他提供了历练的机会,却未使其成长为一方枭雄。其与天下诸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仅凭武力攻略城池。而《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不仅能力有限,品行亦有瑕疵,屡次反叛,自然令人反感。

其二,两者之忠诚度不同。刘备与吕布皆曾多次投奔他人后又再次离开,可见其对于自己投奔之人均未有较高之忠诚度。观其所投奔之人之结局,或许可理解此因。吕布投奔丁原,为得赤兔马而杀丁原,转投董卓;再随董卓后,又因貂蝉之离间计而杀董卓。如此属下,可谓实难收也。为人藩属而不仁不义,亦为曹操拒收吕布之最重要原因。

而刘备则不然。刘备之忠诚未曾给予其所投奔之人,其忠诚乃属于汉室。刘备多次所投奔之对象多属合作关系,而非臣服于其人之麾下。刘备麾下所集结之人马始终对其忠心耿耿,故刘备之投奔实为暂时之举,似为其与其所投奔之人之间的一种默契。如此一来,当刘备率领其人马离队时,亦不属背叛之举。

其三,两者之价值观不同。于吕布而言,其世界恐仅分两类人:可胜者与不可胜者。可胜者则打,不可胜者则投降屈服。正因如此,吕布虽为猛将,却毫无武将风骨。其反复无常之行径与毫无底线之做法皆令人不耻,落井下石者甚多,可谓不忠不义。故而被称为”家奴”,奴性十足。

但刘备之人格形象可谓相反。纵观《三国演义》,刘备之实力并不强,乱世中求生不易,然刘备却是一位好主公。其率领人马,于乱世中求生,却从未忘记初心,亦颇关怀其属下之人,对曾投奔之友人多有帮助。虽实力不强,却从未谄媚权贵,坚守己身之原则与底线。也正因如此,大多数接纳刘备之人皆尊称其一声”刘皇叔”,此不仅因刘备之身份,更因其于乱世之中之行为与做法。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550

后世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和评价难以完全反映其真实的样貌,更遑论基于加工和改编的小说。所呈现的叙事往往夸大了人物某些特质。

这些描绘反映了当時の社会和政治环境。对于汉室正统的代表刘备,人们多抱有敬重之心,而对于反复无常的吕布则态度截然不同。

刘备和吕布的对比至少揭示了做人应有的准则和底线。获得尊重和理解不仅仅取决于能力,更取决于对世界观的阐述和待人处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