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此处展示一例肺原发性淋巴瘤(PPL)病例。

临床特征

此类疾病具有一定特征,需与肺炎、真菌感染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病例详情

患者为 54 岁中年女性。

临床表现:偶尔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咯血或发热;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血象:血常规、血气分析正常。

肿瘤标志物:NSE 升高 (19.9↑,参考值:0-16.3);CEA、CA125、CA199、CYFRA21-1 正常。

PET/CT 影像

全身 MIP 图展示右肺高代谢病灶。

影像分析

右肺上叶斑片状高密度影,部分实变,边界清楚,未跨叶间裂;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虫蚀样空洞、周围晕征;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4.1。

影像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胸膜下片块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为肺淋巴瘤,请结合临床病理。

病理报告

右肺上叶穿刺活检:肺淋巴瘤,倾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概述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组低级别 B 细胞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惰性的临床过程,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具有黏膜的器官或组织,常见于胃肠道,其次为肺、腮腺等。正常情况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不存在,但长期的抗原刺激如慢性炎症、长期吸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引发肺 MALT 淋巴瘤。

原发性肺淋巴瘤(PPL)是一种结外罕见类型,大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肺 MALT 淋巴瘤相对罕见,不到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 0.5%,好发于老年人。由于肺 MALT 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

临床表现

肺 MALT 淋巴瘤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发热、胸闷、胸痛、咯血等非特异性症状。37.5%~50% 的患者诊断时甚至没有症状,常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肺 MALT 淋巴瘤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

肺炎实变型

沿支气管血管束或胸膜下分布片状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其内常见充气支气管征或血管造影征,部分见支气管扩张,跨叶生长常见;

病理基础:肿瘤细胞沿支气管血管束及小叶间隔浸润生长,进而出现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间质性改变,肿瘤细胞进一步破坏肺泡壁、充盈肺泡腔,形成肺内实变影。

结节肿块型

多位于肺间质支气管旁或胸膜下,多为单发,呈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界多清楚、光滑,无毛刺征,部分周围晕征,内充气支气管征和\或血管造影征;

病理基础:支气管、血管周围肿瘤细胞沿支气管、血管外周淋巴窦道途径扩散,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周围组织结构增厚,局部形成结节或肿块。

混合型

多种影像征象同时存在,CT 表现以实变、结节肿块为主要征象,合并网状影、磨玻璃影等间质性改变。

空气支气管征

——特征性表现。病灶内可见走形自然充气支气管影。病理基础:肿瘤细胞沿着肺间质和支气管黏膜下生长而支气管壁不受侵犯,当肿瘤细胞浸润致支气管周围实质破坏和肺泡塌陷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牵拉而导致邻近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无破坏。

血管造影征

另一特征性表现。增强病灶中肺动静脉形态、走行自然,无破坏征象。病理基础:肿瘤组织起源于肺间质,肿瘤细胞沿或跨越脏器解剖结构生长,不破坏或侵犯血管壁结构,故肿瘤血管丰富,很少出现缺血坏死。

晕征、磨玻璃片阴影:是本病常见的征象,但没有特异性,也出现在其他疾病中,最常见于肺部真菌感染。但病理特征不同,前者是因为肿瘤侵袭周围组织,导致间质轻微增厚或气腔不完全充盈所致,而后者是由侵袭性曲霉病的出血征象引起的。

18F-FDG PET/CT 可以显示大多数类型的淋巴瘤,尤其对恶性程度较高的病理类型准确性较高,但对于低度恶性的淋巴瘤,尤其 MALT 淋巴瘤,显示能力有争议。非 MALT 型肺原发淋巴瘤(PPL)的 SUV 明显高于 MALT 淋巴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恶性程度越高,病灶浓聚显像剂的能力越强。除了病理类型,PET 显示淋巴瘤还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肺部为含气脏器,具有较低的放射性本底,也没有生理性的放射性摄取干扰,即使病灶的放射性摄取较低,也能产生足够的对比度。肺部 MALT 淋巴瘤通常由于恶性程度较低、病程较长,而形成较大病灶,能够吸收更多显像剂,并产生放射性浓聚。PET/CT 检查能够覆盖全身,并灵敏地显示全身其他部位是否存在病灶,有助于区分 PPL 和继发性肺部淋巴瘤。值得注意的是,18F-FDG PET/CT 显像是非特异性的,肺部其他病变(如肺癌、炎症、结核等)也可能产生放射性集中,单凭 PET 图像往往无法准确区分,需要结合 PET/CT 中的 CT 影像特征和相关临床信息,以减少误诊。尽管 PPL 的发病率低,而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18F-FDG PET/CT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1. 双肺多发,形态各异的病灶,右肺中叶受累较常见;

2. 较大的肿块或实变病灶跨越肺叶分布,内部有充气支气管征象;

3. 大多数病灶 FDG 放射性摄取增加。

当肺部病灶具有上述影像表现,而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 PPL,特别是 MALT 淋巴瘤的可能性,并尽早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学诊断。

鉴别诊断

1. 肺炎:发病急,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并伴有发烧,CT 通常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伴有充气支气管征象,但没有支气管扩张,抗炎治疗后可短期消散。

2. 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影响免疫抑制患者,CT 常表现为结节、实变、磨玻璃片阴影,通常伴有空洞或空气半月徵,有助于与本病相鉴别。

3. 肺结核: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伴有低烧、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主要发病部位是双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空洞、钙化、纤维化常见,PPD 试验、痰结核菌培养阳性,有助于与本病相鉴别。

4. 肺癌:通常表现为结节或肿块阴影,常见叶间隔、毛刺、偏心性空洞等征象,相应支气管壁破坏,管腔变窄、阻塞,可伴有阻塞性炎症、肺不张表现,有助于与本病相鉴别。

治疗

由于肺 MALT 淋巴瘤发病率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通常认为,位于单侧肺部的局部病变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切除或放疗。对于累及双肺或肺部组织外的肺 MALT 淋巴瘤,可以考虑化疗方案。由于肺 MALT 淋巴瘤呈惰性的临床过程,部分患者可以自发缓解。胃 MALT 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但肺 MALT 淋巴瘤尚未找到明确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国内外都有关于使用克拉霉素成功治疗肺 MALT 淋巴瘤的报道。这可能是因为克拉霉素可以通过下调 Bcl-xL 表达,诱导肺 MALT 淋巴瘤淋巴细胞凋亡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