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微信朋友圈中经常出现的网红名言,实际上都源自于古诗词。

比如“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出自李白年轻时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句是“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营造出一种山居的静谧,无关风月。

再比如“春风十里,不如你”,原句来自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表白的对象是一位13岁的雏妓。

还有“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最初的原句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出自中唐著名山水诗人韦应物写给外甥卢陟的一首诗。

以上就是一些在原诗句的基础上稍作修改的网红名句。

根据古诗词的意境,人们还衍生出了一些新意。

典型例子就是网红名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对应的诗句“万里归来颜愈少”,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读完整首词才能真正感受到苏轼的胸襟和才情。

古代有许多身处悲惨环境中的歌妓,却依旧能保持操守,品格气节甚至超越了所谓的读书人。

比如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怀家国,在国家危难之际表现出更高的气节与操守,受到后人的赞扬。

再比如南宋中叶的女词人严蕊,原本是台州的一名营妓,与知府唐仲友交往密切。

唐仲友因反对朱熹的理学,受到其弹劾,其中一条罪名就是与严蕊的风化之罪。

严蕊被捕后,无论施以酷刑,始终不肯屈服,捍卫唐仲友的清白,“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而苏轼这首词中的“寓娘”也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她原本是苏轼好友王巩府中的歌妓,在“乌台诗案”中,王巩受到牵连,被贬到滨州(广西),是苏轼众多亲友中遭受最严重惩罚的一位。

王巩府中的歌妓在王巩被判决后纷纷散去,唯有寓娘不离不弃,陪同王巩远赴滨州。

滨州偏远、环境恶劣,寓娘依然陪伴王巩度过了漫长的五年。

哲宗继位后,王巩得到赦免,北归朝廷,而苏轼也被召还朝中。

在两人重聚的宴会上,寓娘为他们献歌斟酒。

苏轼见到寓娘比之前更加仪态万千,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千古名作。

词的上半阕主要赞美寓娘的外貌和才艺。

开头两句既赞美了友人王巩,又突出寓娘天生的美貌。

“玉郎”泛指青年男子,诗经中形容男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词人用“琢”来修饰,表现出友人的风度翩翩。

而“点酥娘”则形容皮肤白皙如凝脂的女子。

一个丰神俊朗,一个肤如凝脂,两人的结合まさに完美。

接着的几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充分表现了寓娘天籁般的歌喉。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表面上是在歌颂她的歌声能带来清凉之感,实际上是指她的歌声能抚慰友人不顺遂的仕途带来的烦闷与忧郁。

通过上半阕这几句的描写,塑造出一个美丽动人,歌声动听的女子形象。

才貌俱佳的女子在那个时代并不罕见,真正令词人赞赏的是寓娘身上的旷达精神,这也是下半阕词人着重描写的。

换头一句“万里归来颜愈少”描写寓娘的神态容貌,与网红名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宾州位于岭南,自古有“岭南卑湿,丈夫早夭”的说法,而寓娘一个弱女子

这首词以其深厚的意蕴和隽永的文笔,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和赞叹。

词中,苏轼巧妙地运用外貌、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内涵丰富、令人叹服的人物形象。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内涵丰富,意味深长。

词中衍生出的名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已成为网络流行语,激励着人们即使经历坎坷,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而词中另一句广为传诵的名言“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是体现了苏轼旷达的情怀和人生的哲学。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诗作,但经由苏轼之口说出,似乎更添几分豪迈和洒脱。

纵观苏轼后半生,或贬谪他乡,或流放蛮荒,但其始终能保持一颗安宁的心,不受外境的羁绊。这种超然的境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着实让人敬佩。

很多人最初可能只是因为耳熟能详的“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而关注了这首词,但细细品味之下,却被“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意境所深深打动。

通篇读下来,方知苏轼的才情之高、气度之大,令人折服。

不知你是否也欣赏这首苏轼的词作?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