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在今日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各种场景中广泛应用。最初作为书写工具的纸,不仅并非首选,甚至还屡遭嫌弃。

1、“上茅厕也嫌弃”

是谁发明了纸张?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蔡伦”,但实际上,经过一系列考古发现,人们修正了这一说法:东汉蔡伦只是改良了造纸术,使得纸张书写起来更加容易

促使这一转变的原因是在建国后,众多专家学者在中国多个地区陆续发掘出类似于纸的“丝麻纤维文物”,年代追溯至西汉时期。

1957年,西安灞桥一家砖瓦厂挖掘出一座陶罐,罐中有一面古铜镜和一团丝麻裹制的“布块”。古铜镜纹饰独特,明显具有古色古香,而“布块”则平淡无奇,像是用来拭擦镜子的一块抹布。

后来,有人将“布块”带回家,撕成小片置于玻璃之中,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在透明的玻璃背景下,“布块”中的纤维丝清晰可见,甚至还有一丝字迹的花纹,这不禁让人大胆猜测:这块布块很可能就是纸的雏形!

这团布块后来被称为“灞桥纸”,此后该地区再未出土过类似的“纸”。但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许多与灞桥纸相仿的“布块”纷纷被发现。

由于经检测发现这些“布块”的年代均在西汉时期前后,它们因此获得了一个共同的名称——“西汉古纸”。

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扶持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西汉古纸”的研究也因此被纳入议事日程。

西汉并非没有出土过书写载体,竹简、木板、丝绸、布帛都曾充当过“纸张”。其中,丝绸与纸最接近,它们都离不开植物纤维。

东汉纸工艺趋于成熟后,尽管纸张的主要原料仍然是植物纤维,但纸中的植物纤维变得细小,成纸更为细腻,与布帛有了明显的差异。“西汉古纸”的纤维粗糙,显然没有经历“打浆”的工序,成纸粗糙且松散,与布帛极为接近。

整体来看,“西汉古纸”像是把植物打碎、压薄后,无数根细长的纤维丝被拼接在一起,“纸腩松软,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与其说它是纸,更像是“纤维堆积物”

如此松散的结构,别说写字后保存,就是书写完毕后想移动,也有散掉的风险,还不如使用布帛、竹简,甚至在如厕时它都毫无用处。这不禁让人怀疑它究竟是不是纸。

有人猜测,灞桥纸或许真的只是一块抹布,被古镜长年累月的挤压,才形成了纸样的质地。否定派的观点认为“西汉古纸”并非真正的纸,它只是一场由时间造成的误会。

2、确凿证据,西汉确实有纸

反对派提出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就是出土文物。如果西汉存在工艺不成熟的纸,那么这种纸小概率在民间流通,且由于其珍贵性,可能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570″ img_width=”926″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8ecb0064ada4dc0b985721a9b142c69~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419042&x-signature=IDo376iijtVi8m%2Bir4nH7Pt%2Bbxs%3D” web_uri=”tos-cn-i-qvj2lq49k0/18ecb0064ada4dc0b985721a9b142c

但没过多久,西汉古纸就找到了反驳的决定性证据。

在高倍显微镜下,这些古纸的纤维长度在1-2厘米,而普通麻绳的长度通常在15-25厘米,这意味着古纸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人为切割,且分布均匀,说明人是参与了制作过程。

经过进一步分析,古纸上发现了舂捣、打浆和抄造的工艺痕迹,这进一步证明了古纸是人工制造的。

至于反对者的质疑,答案也随之浮出水面——西汉古纸并不是不存在,只是当时的造纸工艺水平还没有成熟,还不能达到陪葬的水平。

1、技术的发展

东汉以前,“纸”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纸,《后汉书》中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帛是指根据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

当时,书写工具主要有竹简和缣帛两种,但缣帛昂贵而竹简笨重,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而上一代发展起来的“新纸”此时仍处于兴起阶段,不仅在民间没有普及,在皇宫和朝廷中也很少为人所知。

造纸技术并未就此中断,一些工匠的技能肯定在小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2、蔡伦的出现

之所以确信造纸技术没有被废弃,是因为蔡伦的出现。

蔡伦,一位封建制度下的被迫害者,十几岁入宫当宦官,凭借自己的机智,在后宫斗争中得以生存,并在十几年的努力下熬死了两代皇帝,最终在汉和帝即位时成为高级宦官,能够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在这个位置上,蔡伦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不争风头,深得皇帝宠信。永元九年,皇帝亲政后,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尚方令,掌管刀剑、军械的制造。

古代刀剑、军械事关重大,在臣子家中发现就是谋反大罪,历任尚方令,非皇帝心腹不当任。蔡伦领任可见其深受帝王器重。

不过蔡伦显然没把军械制造放在心上,他的心思全用在了讨好后宫妃子和皇帝身上。作为一名资深的宦官,他太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也明白自己在军械制造上没有什么建树,于是决定利用尚方令的制造之便,取悦帝、后、妃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皇帝自不必说,蔡伦要做的就是皇后,永元十四年,邓绶被立为皇后。

前皇后为永元八年所立的阴皇后,“后少聪慧,善书艺”,因与阴丽华有亲戚关系,很早就被选入宫中,且靠着书法、聪慧,“有殊宠”。

但同年开国功臣邓禹孙女、阴氏表妹邓绶入宫,更为机敏的她,家世不逊阴氏,又模仿阴氏苦练书法吸引皇帝,很快就夺来了皇帝的恩宠。

蔡伦此时见局势不明,一直明哲保身,从未轻举妄动。

直到阴氏妒火中烧,行巫蛊之术被废,邓绶被立为皇后之后,蔡伦才开始行动。

邓绶为坐稳“

“以树皮、敝布、鱼网造纸”年仅十余岁的蔡伦便入宫中供职,久居高位,但在造纸时却选用了民间粗劣之物,巧合的是,这些材料竟是造纸的正确方向。蔡伦的行为与其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一割裂现象引出了一个解释,蔡伦只是“冠名”,真正为造纸术做出突出贡献的是那些能工巧匠,并且这些人早已对造纸术有所研究,才使造纸过程如此顺利。

1、蔡侯纸

前人的积累加上国家动员,造纸术必然会取得成功,无数工匠不惜代价,最终造出了与缣帛大为不同的纸张,而这种纸比缣帛更适合书写。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有人认为元兴元年,蔡伦呈上新纸后,皇帝称赞有加,自此天下不再使用竹简、缣帛等落后的书写载体,而是都开始使用蔡侯纸。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并不能证实这种说法。

据野史记载,邓绶得到蔡侯纸后,下令宫中人将所有典籍誊写纸上,并对曹侯纸大加赞许。但无论是蔡侯纸技艺不成熟、产量不足,还是不易保存,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文物支持。

通过对三国时期吴国墓出土的大量书简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三国时期人们仍然最推崇竹简作为书写介质。

但这并不代表蔡侯造纸存疑,《东观汉记》成书于东汉时期,明确记载了蔡伦造纸的史实,只是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我们遗失了纸张广泛流传的具体时期。

2、洛阳纸贵和平复帖

纸张在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至今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两个重要的史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区间。

我们都听过“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如果蔡侯造纸后,“纸”的官方说法正式从缣帛变为我们现在认知中的纸张,那么“洛阳纸贵”这个说法就成为了纸张开始流行的有力证据。

根据古往今来的考证,“洛阳纸贵”原本是记叙左思书写《三都赋》后的盛况

左思大约出生于公元250年,此时正值三国末期,《三都赋》歌咏的是都城,而史载左思去往洛阳的时间,应该在公元272年前后,自己的妹妹被选入宫,自己跟随去往洛阳当差。

因此《三都赋》应该成于公元272年前后,“纸贵”也差不多是这个时期。

巧合的是,一件文物也证实了这个说法。

《平复帖》,中国最早的历史名人真迹,作于一张麻纸上,作者陆机,吴国人,书写内容是给一位友人的问候信。

问候对象不明,因此成书时间也不明。根据内容“寇乱之际”,后人推测成书时间应该在西晋开启统一大业和“八王之乱”中二选其一。

根据进一步考证,如今更倾向于前者。这与左思的《三都赋》时间上差不多一样。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568″ img_width=”1059″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486abbcd3f4439fa4a09c1b7500223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419042&x-signature=37R5PE4c3kmQKVtBi%2F6cQ1%2BwZ08%3D” web_uri=”tos-cn-i-qvj2l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