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卿大夫的斷章取義
在春秋時代,卿大夫在外交場合,諸如會議或宴席上,為彰顯自身志向或暗示態度,往往會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他們選用的並非完整的一首詩,而是只摘取其中一節,因此被稱之為「斷章」;而選取特定詩節的用意,無非是借用一兩句詩句的字面意思,來表達當下的心情,這便稱為「斷章取義」。
《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晉、魯等十幾個諸侯國聯合攻秦,聯軍進至涇水時,曾考慮是否要渡河的問題。晉大夫叔向為此去征求魯卿叔孫豹的意見。當時,叔孫豹即吟誦《匏有苦葉》。叔向得知他主張堅決渡河,於是回去準備船隻。原來,《匏有苦葉》是《詩經•邶風》中的一首情歌,描寫一位女子在渡口等待愛侶,共四章,每章四句,第一章的四句是:「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瀝,淺則揭」。意思是說,不管水深水淺,都要渡過河去(水深則甘願全身濕透,水淺則撩起衣擺走過去)。叔孫豹就是斷取這一段、借用「深則瀝,淺則揭」兩句的意思,來表達自己堅決主張渡河的態度,至於這首詩的全篇原意,他可以完全不予理會。
《左傳•昭公十六年》記載,晉國的韓宣子(即韓起)應邀訪問鄭國。鄭國的六卿(子產、子齹、子大叔、子游、子旗、子柳)設宴款待。席間,韓宣子請六卿賦詩以言志。子齹賦《野有蔓草》(《詩經•鄭風》第二十二篇,原詩描寫一對情人不期而遇的歡樂。其中有「邂逅相遇,適我願兮。」「邂逅相遇,與子偕臧」。是說「恰巧碰見了,正稱我心願;恰巧碰見了,和你同美滿。」子齹取這四句來表示與韓宣子相見的歡樂)。子產賦《羔裘》(《詩經•鄭風》第六篇,原詩讚揚朝廷中正直的臣子。其中有「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彼其之子,邦之彥兮。」大意是「他那个人呀,生死不變節;他那个人呀,為國持正義;他那个人呀,國家的英傑!」子產取這幾句來頌揚韓宣子)。子大叔賦《褰裳》(《詩經•鄭風》第十三篇,原詩本是一個女子對情人戲謔地唱的一支歌。其中有「子不我思,豈無他人?」「子不我思,豈無他士?」子大叔借這幾句向韓宣子表示:「你們不想與我們友好,難道我們就沒有別的友好國家了嗎?」這是半開玩笑的話。韓宣子隨即表示願望永遠友好,子大叔於是拜謝。)子游賦《下雨》(《詩經•鄭風》第十六篇,也是描寫情人歡樂相見的一首詩。其中有「既見君子,云胡不夷!」「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就是說「見了我的好人兒,還說什麼不如意!見了我的好人兒,還說什麼不歡喜!」子游也就是取這幾句之意來對韓宣子表示歡迎)。子旗賦《有女同車》(《詩經•鄭風》第九篇,原詩描寫男女同車出遊的歡樂。其中有「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原意是「那美麗的姜家姑娘,舉止優雅大方;那美麗的姜家姑娘,她的好意不能忘。」子旗借來讚美韓宣子。)子柳賦《箨兮》(《詩經•鄭風》第十一篇,原詩描寫男女唱和之樂。其中有「叔兮伯兮,唱,予和汝。」「叔兮伯兮,唱,予要汝。」這四句的意思是說:「小哥兒大哥兒呀,你唱我來和;小哥兒大哥兒呀,你唱我來拍。」子柳取這幾句之義,來表示願意追隨韓宣子,團結友好)。
如此「斷章取義」的賦詩,在《左傳》中可找出許多例子。《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中,齊臣路蒲葵所說的一句話:「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就正說明了古人「斷章取義」一語的原始意義。為了自身的目的與需要,任意割裂他人的文章,只取其中一言半語孤立地使用,而全然不顧原文全篇的完整意思,這就是「斷章取義」。這句成語到了近代,只被用作貶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