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荒的最初,谁阐发了大道?

乾坤未成形,从何考证探寻?

23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发出了著​​名的“天问”。屈原的一生,始终执著地探求真理,不懈地追求理想。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进取精神和求索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

岁遇端午,缅怀屈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念屈原,是为了寻根溯源,探求民族精神之根脉,拓展前行之路径,以屈原精神为人民“塑心”,为践行“立行”。

中华文明绵延千载,生生不息。

屈原的求索,是哲学家的“终极之问”。而今,中国人民的探索,是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改革创新,是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屈原的名句,鼓励和激励全党全国各地的人民勇于改革创新,披荆斩棘,继续前进。

2013年5月4日,党十八大后第一个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勉励大家:“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决心,为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十年来,“上下求索”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创造,不断化解难题的生动实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成为人们前行的姿态,“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磨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性格。

——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令人满意的改革已基本完成。那些美味的肉已被吃完,剩下的都是很难啃的骨头。大家要“胆子大、步子稳”。胆子大,就是再难也要推进改革,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啃硬骨头;追求稳定,就是目标明确、做法稳妥,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和人民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发扬钉钉子精神,甘于啃硬骨头,克服重重困难,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9899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面对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在原创性创新上取得新突破”。2021年的全国研发经费是2012年的2.7倍,基础研究经费是2012年的3.4倍。十年来,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22位,是中国唯一一个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迎来了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

——面对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我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得到巩固和提高。 2021 年,我国人均 GDP 达到 12,500 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2021年7月6日,中国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形式举行。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和超过1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齐聚网络。习近平总书记以有力的话语告诉世界——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