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xie zhi)是中华传统神话中的瑞兽,形如牛羊,全身覆有浓密的黑毛,双目炯炯有神,额前常生一角,故又称独角兽。文献中对”獬豸”的称呼繁多:”獬豸”、”独角兽”和”神羊”都是它的别称。汉代学者杨孚在其著作《异物志》中,对“獬豸”的特性概括最为全面:“善于分辨曲直。见到有人相斗,它会用犀利的角触碰理亏之人;听到有人争执,它会用嘴咬挑起是非的一方。”这表明獬豸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看到有人争斗,它会用犀角触碰理曲之人;听到有人争执,它会用嘴咬挑起是非的一方。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记载,中国司法界的鼻祖皋陶曾使用獬豸来辨别是非。考古发现,秦朝之前的文物中出现的獬豸形象都是单角羊的造型,而牛形獬豸则出现在东汉之后。

獬豸聪慧非凡,能够通晓人言,明察人心。它目光如炬,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一旦发现奸邪之人,便会用角触倒对方,然后将其吞食入腹。獬豸以勇猛、公正著称,寓意着司法的”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和”光明天下”。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图腾,獬豸一直备受历代推崇。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得一只獬豸,仿照它的形象制成冠冕戴于头上,于是上下效仿,獬豸冠在楚国蔚然成风。秦代执法御史头戴獬豸冠,汉朝承袭秦制,亦然。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和獬豸图成为了衙门不可或缺的装饰,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一习俗延续至今。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皆戴獬豸冠,身穿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产物。进入近代,人们仍然将獬豸视为法律和公正的化身。从古代“法”字的造字构思上可以看出:獬豸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标志,与“灋”有着不解之缘。

在朔城区法院二楼大厅浅雕的獬豸图案,时刻提醒着广大法官要恪守獬豸精神,公正司法,铸就司法灵魂,用精炼、醇厚的法律语言诠释法律的公正性和法官的公平公正性。身着法官袍,胸怀浩然正气,用职业法官的良心、理性、智慧维护法律的尊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践行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崇高信念。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艾子杂说》中讲述了“獬豸辨好”的寓言故事。一次,齐宣王向艾子问道:“听说上古时期有一种名为獬豸的神兽,你是否熟悉它?”艾子答道:“尧帝在位之时,宫廷中确有此种猛兽,名为獬豸,它能够分辨好坏,发现奸邪之臣,便用角触倒对方,然后将其吞食。”艾子停顿片刻,感慨地说道:“假如朝廷之中还有此等神兽,想必它再也不用寻找其他食物了吧!”这将獬豸的善辨是非之能引申到了官场,以官员为审视和监督的对象。獬豸发现奸邪之臣,便用角触倒对方,然后将其吞食,无须再寻找其他食物,由此讽刺了当时官场中奸臣和贪官过多。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854″ img_width=”1280″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2ecc00002fcc494e420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579684&x-signature=zsfSJ%2BJkoTkaN7qQCL3Yv0v3Sdw

补服,一种带有等级标志的官服,在明清时期十分流行。其名称源于其胸前和背后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徽章,称为补子。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刑部尚书、刑部侍郎、大理卿和大理少卿等执法官员身穿的补服与众不同,均戴獬豸冠,佩青荷莲绶,并前后绣有獬豸图案。

从先秦到明清,“獬豸”一直被视为执法公正的象征。执法官员的补服上绣有獬豸图案,寓意着他们廉洁公正,打击邪恶。獬豸补服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法袍,其上缀饰的神兽图案突出执法官员的威严肃穆。现代法袍虽然庄重严肃,但与獬豸补服相比,更能体现新时代中国职业法官公平正义的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