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华文明以大陆文明为主,但海洋文化也不容小觑。从古代的《山海经》中,提到的“海”,尽管主要是指水域,但也涵盖了海洋;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都表明了中国人在海洋文化中的贡献。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其中对于大海的描绘也不胜枚举。中华诗词中的海洋,或风景绝美,或波涛汹涌,或惊心动魄,但始终没有悲愤忧伤的情绪,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博大胸怀。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诗人曹操,从政治家的角度审视大海,展现出一种匡扶天下的气魄。他的《观沧海》一诗历来被奉为海洋诗歌的典范: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读到这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没有太多感触;这也很正常,我出生在内陆省份,从未见过大海,自然也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意。后来上大学,在渤海湾乘坐轮船,当我站在甲板上,面对阴森森、一望无际的大海,光芒黯淡的太阳,终于理解了这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大海真的辽阔,浩瀚到吸收了所有直射到海面上的阳光,让太阳失去了陆地上多彩夺目的光辉;大海之大,太阳之小,在海面上,太阳也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那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作为政治家,曹操心怀大海,包罗万象,日月星辰尽收其中。

同样作为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也留下了海洋诗词;不同于曹操的是,李世民是见海思贤,联想到了同样与海洋有关的伟大帝王,其含义显而易见。他在《春日望海》中写道: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是图王。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在李世民眼中,大海是“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在海上,大海就是世界,向下是在地上横流,向上是连通苍穹。从大海上吹来的“仙气”是“凝三岭”;从大海上吹来的“和风”是“扇八荒”。

在唐太宗看来,大海是广阔无垠的,“有形”而“非易测”;大海没有发源地,是“无源讵可量”。

站在海边,诗人自然会想起两个与大海有关,又有过赫赫功绩的帝王,因此有“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汉武帝太始三年(前94)曾登之罘山,秦始皇三十二年 (前283) 曾至此观海,留有刻石。两代帝王都建树了彪炳史册的功业,自然值得诗人敬仰。

唐代诗人周繇,生动地描绘了唐人在海上感受到的豪情壮志,那是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普通人置身于浩瀚的大海中,很容易产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想法。但唐人何等豪气,岂会觉得自己无所依靠?诗人在著名的《望海》中写到:

乘沐日光素华,沐浴皎洁月光,我欲乘舟。

垂钓六 Turtles无望,鱼竿拂过珊瑚。

沧海桑田化浅,征询麻姑。

水汽弥漫连接天际,那便是蓬莱仙岛。

蜃楼若隐若现,踏浪惊呼

“沐日光华还浴月”,其豪迈,与魏武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是一样的,大海给人的感觉,就是包罗万象。

词人想要乘船出海去“钓得六鳖”,鱼竿轻拂珊瑚,待到沧海变桑田,直接去向麻姑问道。婉约派词人面对大海的豪迈,由此可见。

“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水天相接,茫然间,大海就是一切,哪里有蓬莱仙岛?

从宋代开始,中国的海上贸易逐渐兴盛起来,中国人出海的经历也多起来。其间有不少诗人由于各种原因渡海乘船。大文豪苏轼则因为贬谪而数次渡海,在遇赦北还渡海时,他写下了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狂风暴雨也放晴。

乌云散尽明月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澈。

空余鲁叟乘桴意,略知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此趟奇遇胜平生。

乌云散尽明月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澈

海上的风雨那是无规律可循,所以诗人说,“苦雨终风”,这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大海的风雨,二是说,自己人生的风雨。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澈”,也是语带双关,一是说海上忽然久雨放晴,二是说自己也是久贬遇赦。原因是什么?“天容海色本澄澈”,自己本来就是清白的。

诗人对“九死南荒”都没有悔恨,因为这次远游,特别是海上的经历,是他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太平洋遇雨》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的七言绝句,是在太平洋上遭遇大雨时有感而发的诗篇。全诗用气势磅礴的语言突出了作者心中的大志,展现诗人永不言败的浪漫主义情怀。全诗写到:

一场大雨横跨两大洲,浪涛卷天地,东流去。

保留我们这些人,不会被涤荡殆尽,又伴随风暴雷电继续远游。

一场大雨横跨两大洲,浪涛卷天地,东流去

“一雨纵横亘二洲”,这只有是在大洋上遇雨才有的感觉,更是一个胸怀世界的奇才才有的豪情。在大洋上,只有天与地,更无其他,所有诗人才有“浪淘天地”的感觉。

“却余人物淘难尽”,戊戌政变后的劫余人物不会被历史浪潮涤荡尽,表达了诗人不因为变法维新运动的失败而退缩的壮志豪情。“又挟风雷作远游”,豪迈,豪情,风云人物,“挟风雷”而来,又“挟风雷”而去,快哉,快哉!

在大海上固然是天气变化无常,但晴天则是大美风景,是在大陆上无法看到的风景。北宋政治家兼诗人李纲就有幸遇到了这种好天气。他在《北归昼渡海风便波平尤觉奇绝成五绝句 其一》中写到:

澄澈波涛不动似琉璃滑,一望应须千里馀。

舟行冲激浪花碎,如驾白云游碧虚。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1093″ img_width=”1200″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1f59b6be0df4484a772aa92688ca69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592568&x-signature=y5q%2BSx042hH2qGe5Pwlv7oVJsS8%3D

中间似玉盘澄澈,四围似玉栏围绕,中央似明月清辉,四周似海水浪潮。

美轮美奂的景色,仿佛人间仙境,讓人不禁心生向往,扬帆远航,乘槎上太清。

明末诗人汪楫另辟蹊径,描绘了在大海上回首向南望去的景象,令人回味无穷。诗人在《过东沙山是闽山尽处》中写道:

扬帆远航别陆地,鼓乐齐鸣旌旗飘。

惊涛骇浪何足惧,百鸟凌空朝太阳。

船只摇晃地轴转,激起涟漪天河晃。

回首故乡已千里,无边大海接苍穹。

地轴转动,天河波浪阵阵

汪诗中“蹙浪谁知三老健,跳波真有百灵朝”,巧妙地刻画出大海的顽皮可爱。“砰訇地轴声初转,荡激天河影共摇”,调皮中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地轴轰鸣震动,天河的影子随波涛摇曳。

而当一切风浪平息后,回望来时的路,却已相隔千里,眼前只有无垠的蓝水和高远的苍穹,哪里还能找到故乡的踪迹?

大海,如此辽阔无边!

这首少有的描写出海渔民艰辛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统治阶级奢靡无度的控诉。唐代诗人王建在《海人谣》中写道:

渔民终年漂海住,采珠奉献作岁赋。

恶浪阻隔如山路,上贡珍宝填宫库。

恶浪汹涌如山高

海上风云莫测,王建一语道破渔民居无定所的原因:“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这句进一步描写海上的艰辛,是“恶波横天”,在海上,渔民除了要与海浪搏斗,还会遭遇“山塞路”的险境,可谓“上天无门”。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未央宫中常满库”,统治阶级完全没有必要搜罗如此多的珍珠玉贝。

这不禁让人想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