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孤》的灵感源自孙海洋寻子14年的真实经历。1995年4月11日,两岁的孙卓被拐卖,时隔14年后的2009年4月28日,孙海洋在广州找到自己的儿子孙卓。他发现孙卓虽然已经生活在了一个新的家庭中,但孙卓从未忘记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寻子多年,孙海洋再次与儿子相见,却难以弥补多年来失去的童年的遗憾。孙卓如今已经是一位成年人,他表示自己已经与养父母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希望继续留在养父母身边,这让孙海洋夫妇倍感心酸。

  这意味着,孙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拐卖者,而是一个在被拐卖后,与养父母产生了感情,并认同他们的教育和价值观的复杂个体。这让我们认识到,拐卖儿童是一个不仅会伤害孩子本人,还可能对他们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长久影响的复杂问题。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被拐儿童视为受害者或罪犯,而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解他们的经历和需求。

  拐卖儿童会对被拐儿童的原生家庭造成巨大伤害。父母失去孩子后,往往会陷入巨大的悲痛和绝望之中。他们会不断地追忆与孩子的点点滴滴,也会不断地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保护孩子的责任。这种伤痛会伴随父母一生,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婚姻和家庭关系。

拐卖儿童会对被拐儿童本身造成巨大伤害。他们会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和亲人,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受到虐待和剥削,也会受到心理上的创伤。这种经历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拐卖儿童还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被拐卖的儿童通常会被用于乞讨或从事色情活动。这些行为不仅会对被拐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也会对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造成消极的影响。

  拐卖儿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我们应当加强对拐卖儿童的打击力度,提高公众对拐卖儿童的认识,为被拐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并努力创造一个没有拐卖儿童的环境。

儘管建國已逾 70 載,但直到今年才制定了《民法典》。民眾普遍缺乏法律援助意識,法律需要文化作為支撐,觀念的建立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這場驚心動魄的搶兒片段反映出法治基礎生態方面的許多問題。

影片揭露了陋俗和舊觀念造成的另一種傷害,導致兒童整體環境中的買方市場極其龐大。劇中的養母李紅琴除了照顧家庭之外,還要撫養丈夫帶回的一對一男一女的子女,其中男童經由 DNA 鑑定確為丈夫田文軍的親生子。女童則是棄嬰,雖然有證人證明,但因害怕惹事而拒絕提供證詞。為了獲得女童的撫養權,自認不孕的李紅琴以身體換取證詞,結果懷上了他人的孩子。掙扎在社會底層的農民不僅欠缺法律知識,也無法堅持道德底線。根據這兩個孩子對李紅琴的依戀程度,她大概率仍然善良。

現代中國仍然如此愚昧,不知道是該同情還是責備?她,一個樸實的農村婦女,也在事件中受到了嚴重傷害。以至於事件原型婦女提出了抗議,表示自己遭到許多白眼,但實際上她並沒有下跪、挨打或失身。

  目睹受害兒童父母暴打李紅琴時,你可能會同情這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村婦女。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我們又該採取什麼行動?網路上曾有影片指出,日本很少發生此類兒童悲劇。原因何在?我們判處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日本則判處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日本兒童隨身配戴追蹤器,可以在大街小巷自由走動。也許這些措施都太過於表面化。破除愚昧,樹立法治觀念,才是我們與已開發國家的差別。

  受害的不僅是這些被拐兒童的父母和親人,孩子本身也受到重創。以孫海洋的兒子孫卓為例,突如其來的「生活蒙太奇」讓他措手不及。一下子成為社會焦點,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網路上的唾沫淹沒。我想,無論是養父母還是飽受煎熬的親生父母,都不希望看到他如今的困境。經過網路貼標化後,他的學業和職業生涯都不容樂觀。他在兩個家庭中都失去了「真誠」,必然會因為自己的不當言論而感到自責,心理結構已悄然發生改變。冰冷的法律可以很快結案,但靈魂世界的黑洞才剛剛打開。18 歲的他,會因為認親而喜極而泣嗎?還是會掙扎於複雜的道德困境中?

注:圖片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