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的广大地区,“腊月二十三”即是“祭灶节”,也称“小年”,南方则在“腊月二十四”才过小年。虽然“除夕”才是新的一年的伊始,但小年已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也称作“忙年”,寓意着准备年货、打扫除尘迎新气象,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忙碌且快乐的气氛。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小年依然要有其应有的仪式感,尤其对于孩童,传承民族文化尤为重要,讲述给他们小年的来历和习俗,让这些古老的传统世代传承。

自远古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改变了人类生食的习惯,故而对火产生了深厚的敬意和崇拜,对于灶王爷的信奉,则是人们基于对火神敬仰的基础上発展而来的。灶王爷是民间信仰的“家宅六神”之一(家宅六神分别为:灶神、门神、户神、井神、土地神和厕神),其中灶王爷主管各家各户的起居饮食,且在每年的祭灶日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所负责的这一家所做的善恶之事,因此老百姓都对灶王爷极为崇拜和敬仰。

关于小年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版本流传最广。相传古时有位姓张的乡绅,家境优渥但娶妻后发现妻子不能生育,便将妻子抛弃另娶,妻子气愤不过在轻生时正巧被一个樵夫救下,于是两人便结为夫妻,后来因为这个张乡绅不上进,家道中落以乞讨为生,不料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张乡绅乞讨到一家后,发现女主人正是前妻,且生活非常美满幸福,还生育了孩子,张乡绅想起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深感懊恼,便一头撞死在前妻家的灶台上,玉帝恰巧看到了这一幕,认为张乡绅心怀愧疚还有救赎的可能,于是便封他为灶王爷,既能让他吃饱饭,还能让他时刻铭记于此。

关于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有诸多争论,但根据诸多古典记载,从宋朝到清朝前期小年都是腊月二十四,直到后来雍正皇帝时期北方小年才改为腊月二十三。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雍正皇帝会在坤宁宫祀神,即向天地间的神明汇报一年的工作总结,当时为了节省开支,雍正皇帝顺便也祭拜了灶神爷,王族贝勒等也效仿其做法,于是宫中的小年就变成了腊月二十三。

上行下效,北方的小年变成了腊月二十三,而当时远离京城的南方,依然保持原来的传统,小年依然还是腊月二十四,便形成了如今南北方小年不在同一天的局面。当然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习俗,除了南北方的腊月二十四、二十三年过小年,还有江浙沪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年,贵州、四川的小年则是除夕夜等。

1、祭灶王

尽管每个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但小年最有代表性的习俗就是送灶王爷,据说是小年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准备麻糖、烧饼等供品送灶王爷去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750″ img_width=”1125″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1f37407edc84d869c37e89bb60c6e95~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405603&x-signature=R3ePg3KBb6Jxpu2mEAVHFxSRwHA%3D” web_uri=”tos-cn-i-qvj2lq49k0/e1f37407edc84d869c3

春节习俗:理发

民间传言,正月理发对舅舅不利,因此年前理发宜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能理发在年内理完。尽管该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仍有不少人信奉,故年前理发依然普遍。

春节习俗:大扫除

小年后便是春节,此时距离春节不到一周,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年终大扫除,清洗各类器物,打扫庭院,驱除灰尘和蛛网,营造喜庆祥和的过年氛围,寓意着辞旧迎新,驱邪除厄。

春节习俗:婚嫁

民谚:“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寓意着小年后百无禁忌,不管是娶媳妇还是嫁闺女,都可以任意选择吉日。小年到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新人较多。

春节习俗:享用饺子

在北方,吃饺子也是过“小年”的一项传统。饺子在过去被视为珍贵食物,平时舍不得吃,只有过年才会准备。饺子的形状酷似元宝,寓意吉祥,自然成为了小年食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堪称北方“万能”的节日食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家乡的小年传统。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