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和寂寥

渺小
苏轼的《前赤壁赋》虽然遵循散文风格,但仍可归类为赋体,其骈文对句工整华丽,沿用赋常见的问答方式展开文章。以下句子交代了苏轼询问友人笛声哀怨的原因,友人作出的回答。本文开篇便提及曹操旌旗蔽日的壮观景象,如今英雄无踪,引发了人生短暂,万事皆空的感慨。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渺小到如朝生暮死的蜉蝣,比之天地洪荒;微弱犹如沧海中的一粒粟米,彰显生命之短暂。面对时间长河的无情流逝,唯有哀叹与羡慕长江亘古东流的永生。即使心中向往与仙人遨游四海,与明月共得长生的逍遥,却也知道愿望难以实现,徒增悲哀。
蜉蝣是朝生夕死者,用来映衬天地永恒,以粟米和沧海对比空间上的渺小,佐证渺小个体面对大自然无力的事实,和时间无情流逝永恒的悲哀。

寂寥
本段亦描写孤独感,但侧重在空间上的寂寥,即使用广阔的空间中渺小存在的对比表现孤独感,类似于无人机航拍常见的上帝视角:画面中的人物由近及远,越来越小,逐渐消失在背景中,突出个体在宇宙中的孤独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令人倍感孤独,他表达了因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面对天地无垠产生的怆然泪下之意。大千世界中孤独个体的渺小感更加强烈。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勾勒了一幅远行的场景:天地间仅有旅人迈步;远去的距离和时间逐渐推移,隐约带出一丝孤独与凄凉。

远行客
面对不可违抗的大自然之力和社会规则的不可改变,人类往往心生无可奈何的哀伤。至于如何认识体会和化解这种情绪,我们不妨回到《前赤壁赋》中,苏轼早已提供了解答: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认为:即便河水永不停歇,河仍在;即便月圆月缺,但月仍在。从天地的角度来看蜉蝣,它们时时新生灭亡;但从蜉蝣的角度来看天地,又有何时发生过变化?天地万物遵循各自规律,不必有非分之想。但仅仅如此并不能令我们感到快乐。
你看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咱们在这有限的一生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无尽馈赠啊,不如一起来享受。
这篇赋中,苏轼的高超佛道修养尽显无遗,化解客人的悲伤,帮他们转换视角思考,并最终达到快乐。但这多少也算是一种逃避。
当我们面对大如万物的渺小和寂寥时,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自秦始皇始,又有谁真正长生不老呢?

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