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诗情:从自然之美到人生哲理

“红叶古诗六首,从来有根本,不怕下枝柯”,这句诗道出了红叶的独特魅力,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自先秦时期九月九日登高习俗兴起,人们便开始关注漫山遍野的秋色,红叶的审美也应运而生。农历九月,天高气爽,晚秋的景致更为迷人,尤其是那醉人的山林秋色,蓝天阳光下,耀眼的红树与点缀其中的黄花相映成趣,谁能不为之倾倒?

枫树只是众多红叶树种中的一种。早在先秦时期,屈原的诗句“湛湛江兮,上有枫”就已出现枫树的身影。而真正让枫树区别于其他树木的,是它在秋天独有的明艳火红。

红叶树并非只有枫树,它泛指深秋季节所有叶片转红或变黄的树种。这色彩斑斓的景象,是树叶在凋零前最后的绚烂,如同披在山林上的朝霞与晚霞,美不胜收。

枫叶的诗句

除了少数树木天生拥有红色树叶外,大多数落叶树木的变色是由于深秋光照减少,昼夜温差加大,叶绿素光合作用减弱,花青素的颜色得以显现。经过寒露霜降的树叶,颜色更加鲜艳夺目。

有人认为,树叶变黄变红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晚秋的红叶黄叶其实是树木最后的自我保护。如果不是风雨和降温的催促,它们还会在枝头停留更长时间。而且,枝头还有一些新生的嫩叶,展现着娇红嫩黄的另一种美丽。

踏秋登高时节,连绵的秋树构成壮观的景色,人们在运动中感受温暖,同时也被这视觉盛宴所震撼。

霜后的秋树在阳光照射下更加明丽,红黄如火。杜牧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不仅描绘了摇摇欲坠的秋叶,更展现了枝头健壮叶片和新生嫩叶的娇艳欲滴。

晚秋时节,能够变红的树叶种类繁多,包括枫树、黄栌、槭树、栎树、乌桕、榉树、豆梨等;而变黄的树种则更多,如梧桐、银杏、栾树、柳树等,还有介于红黄之间的树种。其中,乌桕的红色比枫叶更加鲜亮,而银杏则呈现出夕阳般的明黄色。当同一种树木连成一片时,会展现出整齐壮观的景象,例如屈原笔下江边原始的枫树林;而多种树木交织在一起,则会呈现出层次丰富、斑斓多姿的秋日美景。

古人将红黄两色都归为太阳的颜色,因此唐诗中的红叶,并不因其凋零而显得萧条,也不因没有花的点缀而失去魅力。秋日登高望远,红叶黄花皆是盛景,这是盛唐时期人们对江山壮丽的独特感受。

枫叶的诗句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唐朝·吴融《红叶》

红叶被露水浸染,被霜打过,又被风吹干,变得轻盈无比。夕阳的余晖洒在上面,映照出连绵不断的火红。即使飘落,也是秋天最明丽的色彩;即使随波逐流,也如同屈原笔下的枫叶,带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你看,枝头的红叶依然庇护着鸟儿,隐藏着鸟窝和鸟影;你看,那棵红树站在庭院门口,陪伴着秋天的虫鸣。

即使飘零在风中,也依然美丽动人。九月清风如同剪刀,将红叶裁剪成五彩缤纷的图案,慰藉着人们心中的寂寥。

人们常说落花落叶令人感伤,然而当满山红叶沐浴在阳光下时,人们感受到的不是萧条,而是一种明丽舒缓的壮美。甚至有人爱上了踩在落叶上发出的干燥清脆的声音,那是一种独特的秋日音符。

枫叶的诗句

“白云岩畔立仙姝,一簇烟萝倚画图。丽色也知于世有,閒情长得似君无。宿妆含露疑垂泣,醉态迎风欲待扶。吟对寒林却惆怅,山中犹自辨荣枯。”——唐朝·崔致远《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九·红叶树》

这位唐朝官员奉命巡视山东沿海,途经大珠山时,被悬崖上的一棵红叶树所吸引。他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诗篇寄给友人。

诗中写道:你看,那白云缭绕的岩石上,矗立着一棵美丽的红叶树,仿佛从画中走出来一般,如同一位红衣仙子。它在晨露中的姿态,像极了老兄你;而当微风吹过,它摇摇摆摆的样子,又像极了喝醉酒的你,令人忍俊不禁。

山林树木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正如黄山的松树。当人们从低处仰望这棵红叶树时,会更加感受到它的俏皮和明丽。如果它的叶子不是红色,或许就不会如此引人注目。

枫叶的诗句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唐朝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钱起生活在天宝年间,这首诗说明当时赏红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诗人身处外地的红叶寺,却回忆起京城同样明丽动人的秋色,可见红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唐朝的行道树多为柳树、槐树、楸树等,但宫廷园林中却种植着各种枫树和红叶树。

“西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吗?那一定是红黄交织的壮丽景色。

诗中的“红叶寺”以红叶命名,仅用寥寥数语便勾起了长安城的秋日盛景,令人回味无穷。

在唐代皇室,最著名的红叶诗,出自宫中的女子之手。一片红叶随御沟漂流,叶面上写着祝福的诗句,被宫外的百姓捡到。“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此例仅仅是唐代赏红叶的一个美丽体现。在秋日赏叶之时,席地而坐,若无笔墨,以树叶打稿,实属常见之事。然经由女子之手,红叶便平添几分动人与情意。

题诗于红叶之上,不仅成为一种风雅事,更演变为男女姻缘的重要桥段。

枫叶的诗句

“诗人满腹著清愁,吐作千诗未肯休。

写遍壁间无去处,却将红叶强题秋。”宋朝·杨万里《红叶》

杨万里深刻体悟了秋日游赏之时的诗情澎湃,满目秋色,满怀愁思,诗才不禁喷涌而出,无处书写之时,竟在红叶上挥洒墨迹,赋诗抒怀。

杨万里赞美了红叶之美,如同刘禹锡所言,秋色令人狂醉。杨万里描绘了少年诗人那种狂放不羁,就算尚未识得愁滋味,也要在红叶上书写秋日悲愁。红叶之美,恰恰激发了少年的狂傲与豪迈。

少年不识愁滋味,枉自将红叶题秋诗。红叶之美,也唤起了少年心中的激情。

人不轻狂枉少年,你曾在漫山落叶中打过滚吗?

你可曾在这等秋色之中,与心爱之人约会?

一首当代情歌写道,“半冷半暖秋天,熨贴在你身边,静静看着流光飞舞,那风中一片片红叶惹心中一片绵绵”。

“翩翩红叶舞霜秋,紫禁人闲约胜游。

手把金英思泛酒,登高还上年去楼。”宋朝·张公庠《宫词·翩翩红叶舞霜秋》

流光飞舞,不仅仅是现代人的喜爱,宋代宫廷女子同样欣赏片片红叶舞霜秋。

她们或许还是宫中少女,不知人间的诸多烦恼。

但重阳节的菊花酒,并非仅是男子的专属。拿着一枝菊花,带着菊花酒,她们虽无法走出宫闱,却可登楼观赏红叶,领略它们在阳光下的绚烂多姿,目送它们随风飘舞。

那寂静森严的宫墙之内,青春从未缺席,自然也有压抑不住的浪漫。

她们是皇宫中的林黛玉、史湘云,还是晴雯、芳官?

无论落叶落花承载了多少人生的感伤,对于青春年华之人,甚至被红叶环绕的中年人、老年人,那鲜亮夺目的红色映入眼帘、心头之时,最初涌动的绝不会是悲伤,而是秋日之快慰。

枫叶的诗句

雨露三春少,风霜一夜多。

从来有根本,不怕下枝柯。

楚岸枫相属,吴山橘与和。

秋居好相慰,醉色伴吾酡。”宋朝·王令《次韵立之红叶》

这是我读到的一首颇具哲理的红叶诗。

此刻的雨露比起春分时节要少,一夜之间风霜却多了起来。

但红叶该红便红,该落便落。

因为它始终有着自己的根基,大地就是它的归宿,落叶归根。

所以红叶并无惆怅或畏惧。枝头或落叶,都是红叶一世完美的体现。

或许这也是人们喜欢红叶的原因:秋叶的静美,看淡世事变化,完成生命的最后燃放和谢幕,无怨无悔。

从自然中领受坚韧之感的生命,在人生的秋天,大约也不会有什么可以悲伤的,反而有其独特的蕴藉和沉醉,那是岁月的醇酒,在天地之间。

枫叶的诗句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