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曲》:流传六十六载,只此人间绝唱
导语
时隔 12 年,《采茶舞曲》再度奏响春晚舞台,余音绕梁,它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浙南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这首传世佳作的由衷敬佩。
词乐意韵,巧妙融合
《采茶舞曲》能够经久不衰,其原因在于它将词与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直接反映和歌颂劳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形象和精神,而这些生机盎然的场景,是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呈现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原副院长卢竹音指出。
曲调的优美源自民间的滋养。《采茶舞曲》以越剧的唱腔和曲调为主,融合了“滩簧”“走书”“四明南词”等多种江南民间音乐,以“起、平、紧、叠、落”为框架结构,采用了小调句型和旋法,并运用了民间音乐中的“多上一下”手法。
卢竹音分析说,《采茶舞曲》采用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中的“宫徵交替”调式,以“角”为先锋,“商”为依托,“羽”为跳板,获得了独特的音乐语言。“它具有厚实的民族、民间音乐基础,很容易为人们接受。”
语言朴实,韵味十足
在卢竹音看来,《采茶舞曲》的歌词虽是常见词语,却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采茶姑娘的对话和内心独白。“这些并不‘高档次’的词语,一经与旋律‘化合’,就产生了非凡的光芒。”
歌词保留了越剧的神韵,但也打破了它的“方整性”,实现了“词意合着乐意,乐韵和着词韵”。
流行广远,名扬四海
1958 年,《采茶舞曲》唱片首版发行 80 万张,1959 年成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乐曲之一。叶彩华、朱逢博两位歌唱家在不同年代的精彩演绎,让这首歌风靡全国。20 世纪 80 年代,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并成为该地区的音乐教材。
采茶舞风,誉满全球
1959 年,《采茶舞曲》衍生出的《采茶舞》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浙江舞蹈作品,代表中国参加了多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先后成为 23 家文艺团队的保留节目。
茶乡采风,灵感之源
1958 年,周大风来到浙江泰顺采风,受当地茶农生活和劳动的启发,构思了越剧现代戏《采茶曲》,而《采茶舞曲》正是这部戏的幕间合唱曲和主题音乐。
连夜创作,佳作诞生
1958 年 5 月 11 日夜,周大风饮着新茶,不到两个小时就写出了《采茶舞曲》。第二天,他将简谱交给当地小学试唱,孩子们很快学会了唱,还模仿着采茶动作跳舞。
细心修改,精益求精
基于周总理的建议,周大风对歌词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定版。
根植沃土,传播国风
在泰顺,周大风最喜欢品尝“三杯香茶”。2004 年,他将《采茶舞曲》赠予当地,作为县歌。他的诞生地——东溪土楼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在建设一座音乐小镇。
师承传统,筑就经典
卢竹音认为,《采茶舞曲》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源于周大风的长期积累,他对生活、劳动的感悟,以及对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的深刻理解。
热爱人民,奉献音乐
周大风晚年仍在编写音乐普及读本,下乡演出,开展音乐教育。“比起在少数人手里,音乐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手里,作用会大得多。”他说。
“‘大风’这个笔名是解放前取的,意即要像大风一样吹走世间的黑暗和不平。”周大风的儿子周小风说,父亲热爱生活,热爱人民,一生光明磊落。

暮年的周大风,时常忆起在泰顺访查时的景象:苍翠的原始森林和自如穿梭其中的灵猴,山涧的清澈流水和横跨其上的座座廊桥,以及茶农辛勤的劳作和悠扬的歌声。他感慨万千地对钟冶平说:“我师从西洋乐理,最终却回归民族音乐。现今众多青年亦醉心于西洋弦律,但我恳请他们深入民间,从人民的怀抱中汲取丰厚的养分,以此为创作之源、基础。再经自身不懈的努力,创造更多洋溢着民族风尚的佳作,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采茶舞曲:六十六载传唱久,此曲只应人间有》的报道。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风光”,时隔十二载,值上一个龙年之后,《采茶舞曲》再度奏响春晚舞台,将浙南茶乡的馨香气息徐徐传播。

六十六年前,音乐泰斗周大风先生在浙江泰顺采风,夜宿乡野土楼,挥笔创作出传唱不衰的《采茶舞曲》。近年来,除了两度亮相春晚,《采茶舞曲》还登上2016年G20杭州峰会专场文艺演出和2023年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的舞台。

流传六十余载,《采茶舞曲》的魅力何在?

词乐交辉

“这首乐曲直接彰显劳动之美,赞颂劳动人民的形象和精神风貌。这些充满生机的场景,通过婉转委婉的曲调表露了出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前副院长、浙江省音协前副主席卢竹音说。

曲调的优美,源于民间的滋养。卢竹音指出,《采茶舞曲》以越剧的声腔和音乐为根基,融合了“滩簧”“走书”“四明南词”等江南民间音乐的元素,以“起、平、紧、叠、落”为基本框架,巧妙融入小调的句型和旋律,并引用了民间音乐中“多上一下”的手法。

“周大风先生采用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中的‘宫徵交替’调式。”卢竹音分析道,《采茶舞曲》以“角”开篇,“商”作依托,“羽”作跳板,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采茶舞曲》深植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因而易于为大众所接受。”

卢竹音认为,《采茶舞曲》使用的是寻常的日常用语,语言朴实,充满了生活气息,既有对自然景物的写实勾画,也有采茶姑娘的对话与独白。“这些看似平淡的词句,一经与旋律‘相逢’,便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乐曲既保留了越剧的韵味,也打破了其‘方正性’,实现了‘词意合着乐意,乐韵和着词韵’。”

越剧史学家、纪录片《百年越剧》总导演钟冶平介绍道,1958年,《采茶舞曲》在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首版销量便达八十万张。1959年,它还被选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乐曲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叶彩华和朱逢博两位杰出的歌唱家分别对《采茶舞曲》进行演绎,也为其两度“走红”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世纪八十年代,《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珍藏,并被评为该地区的音乐教材。

1959年,在梅兰芳和戴爱莲两位大师的倡议下,浙江民间歌舞团根据《采茶舞曲》编排了风格独特的《采茶舞》。《采茶舞》不仅成为代表浙江的舞蹈名片,还多次以中华文化使者的姿态出访海外,并被二十三支不同的艺术团体列为保留节目。

茶乡之行

1958年的春日,时任浙江越剧二团(现浙江越剧团)艺术室主任的周大风前往泰顺采风。浙江越剧二团成立于前一年,担负着越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使命:越剧“男女合演”。在越剧的演变发展中,女班已取代男班,但在“男女合演”的革新尝试上却缺乏突破,连周恩来总理对此也格外关注。

钟冶平回忆道,周大风此行是为了与下乡的同事汇合,同时不忘完成周总理交给浙江文艺界的另一项任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先后五次到访杭州西湖著名的茶乡梅家坞,对杭州的茶叶大加赞誉:好山好水好茶叶,独缺一部反映茶叶生产的佳作。著名作家陈学昭将这一指示转达给了周大风。此后,周大风专程前往梅家坞村采风。但真正激发他创作灵感的,却是在浙南的泰顺县东溪乡。

“约在清明后、谷雨前采茶的时节,周大风徒步来到东溪乡,住在上村供销社的三楼,亲身体验茶农的生活和劳动。”钟冶平说,周大风很快关注到采茶和插秧在劳动力上的争夺矛盾,开始构思一个茶农开展技术革新的戏剧剧本,也就是后来以青年农民研制水力炒茶机,实现采茶插秧两不误为主题的越剧现代戏《采茶曲》。而《采茶舞曲》正是这部戏的幕间合唱曲和主题音乐。

1958年5月11日夜,周大风品着乡亲泡好的新茶,不到两小时便创作完成了《采茶舞曲》。次日上午,他将简谱交给当地小学校长,请学生试唱,孩子们很快便学会了,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地模仿起采茶的动作,喜悦地跳起了舞来。

1958年9月,周总理观看了来京演出的《雨前曲》。演后,他对周大风说,《采茶舞曲》有时代风格,有地方风格,但其中“插秧插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儿上”两句歌词似有不足,前者不符合劳逸结合的政策,后者不符合茶叶品质要求,需要进一步修改。

回到杭州后,周大风多次前往梅家坞采风,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句。1960年底,周总理视察梅家坞时见到了周大风,建议可以改为“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至此,《采茶舞曲》的歌词正式定型。

国风传承

再过半月,泰顺县将迎来新一年的采茶季。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九万余亩,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周大风生前十分喜爱当地特产“三杯香茶”,2004年,他重访泰顺,将《采茶舞曲》赠予当地,定为县歌。当年《采茶舞曲》的诞生地——东溪土楼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土楼为中心,当地正在筹建一座音乐小镇。

卢竹音告诉记者,许多人都将周大风一夜写就此曲的故事传为佳话,甚至当作神话。但周大风生前曾多次对他说,创作之前,他已积累了三十余载,包括生活、劳动、所见所闻,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知识,才能厚积薄发。

“他总是说,我们音乐创作的方向在哪儿?就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要把音乐献给人民大众。所以他年近八十,仍在编写音乐普及的读本,带领小乐队下乡演出,开展音乐普及教育。演出后他很欣慰,说人民群众很喜欢,相比少数人,音乐掌握在大众手里,其作用将会扩大得多。”卢竹音回忆道。

“父亲经常说,《采茶舞曲》与泰顺有着天然的缘分,‘清清溪水’指的就是泰顺东溪,他是因感而发,由情而作,才创作出了这首佳作。”在儿子周小风眼中,父亲周大风是一位多面的天才:他在宁修改后的段落:

“‘大风’这个笔名是解放前取的,意即要像大风一样吹走世间的黑暗和不平。”周小风说。

周大风晚年始终铭记泰顺采风时的岁月:苍茫原始森林与林中嬉戏的猴群、山间澄澈溪流与古色廊桥,以及茶农勤劳的耕作与悠扬的歌声。他向钟冶平倾诉:“我原是西方音乐出身,最终寻回了民族音乐的根源。如今许多年轻人也在学习西方音乐,我希望他们能够深入民间,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厚的养分,作为创作的素材与基石。通过辛勤耕耘,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潜移默化地传递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