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爆发了由安禄山等人发动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场战争持续八年之久,成为大唐盛世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尽管安禄山本人于叛乱爆发一年后(公元757年)即被杀,但其部将安庆绪、史思明等人继续与唐军对抗,使得战火持续蔓延。唐朝中央对地方节度使的不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战争的时间。

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禄山起兵叛唐,仅用一个月时间便从范阳攻至东都洛阳。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叛军趁势攻占首都,安禄山势力达到顶峰。好景不长,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为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自立为帝,改元载初,后在唐军反攻下退出洛阳,逃往邺城。唐肃宗李亨继位,重用郭子仪等名将,唐军开始扭转颓势。同年,郭子仪率军攻克河东郡,叛将崔乾祐南逃,唐军乘胜追击,歼灭叛军十余万。

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面对唐军的强大攻势,安庆绪被迫放弃洛阳。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军二十万进攻安庆绪盘踞的相州。次年,安庆绪为部将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安庆绪旧部,回师范阳,自立为帝,继续对抗唐朝。尽管此时叛军实力已大不如前,唐朝本有机会迅速平定叛乱,但唐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心存芥蒂,对其指挥作战多有掣肘,导致唐军被史思明击败,错失良机。

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唐肃宗对藩镇势力心存忌惮,为防止其坐大,在平叛过程中处处提防,甚至派宦官鱼朝恩监军,干预前线军事指挥。鱼朝恩为邀功,极力怂恿唐肃宗下令各路唐军主动出击,结果导致唐军大败,河阳、怀州等军事重镇落入史思明手中。如果唐肃宗能像信任安禄山那样信任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安史之乱或许早已平定。

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为子史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逝,唐代宗李豫继位。唐军在回纥军队帮助下展开反攻,攻克叛军首都洛阳,史朝义北逃莫州(今河北任丘一带)。公元763年,史朝义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人纷纷反叛,走投无路的史朝义最终自杀身亡。至此,这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帷幕。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却难以改变,成为唐朝最终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