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记录先秦礼仪制度的经典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凝聚着先秦时代礼仪制度的精髓。西汉时期,戴圣汇编了秦汉之前的礼仪著作,成书49篇。这部著作相传为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假托孔子问答所撰。
礼记檀弓
礼记檀弓篇收录了丰富的丧葬礼仪记录和儒家思想。
凶邪避之
当君主吊唁臣子家时,巫祝手持桃枝、扫帚和戈,护卫左右。这是因为哀悼死者,厌恶死气。丧礼中,另有相应礼节,但并非先王所愿宣扬。在出殡前,先祭祖庙,表达孝心,告知将离故居,悲痛难抑。殷人出殡后安葬于祖庙,周人则出殡后直接安葬。
明器殉葬 仁慈为怀
孔子认为殉葬明器的人通晓丧礼之道,但置办用品却无法使用。如果使用活人用品殉葬,这是几近活人殉葬。明器意在尊崇死者为神明,如泥车草人等便是明器。孔子认为刍灵彰显仁慈,而木俑则近似活人殉葬,有违仁义。
反服君丧 上下有别
穆公询问子思,为何已离职的臣子还要为旧君服丧。子思解释,古代君主任用臣子依礼而行,免官也依礼而行,故有此礼。而今君主任用臣子恩宠异常,罢免臣子又决绝狠辣。如此这般,离职臣子不率外军攻打故国已属不易,又何谈服丧呢?
服丧节食 真情难现
鲁悼公去世,季昭子询问孟敬子丧礼饮食之宜。敬子答道,天下通例为服斩衰三年者只食粥。但三家无以侍君之礼,四方人尽皆知。若强令节食消瘦,亦被怀疑为故意作态,不如照常饮食。
宾主之别 改服施礼
卫国司徒敬子去世,子夏吊唁,在主人改服之前便戴绖。子游则穿着常服,在主人改服后再戴绖回屋号哭。子夏询问此举有无先例,子游引孔子之言,宾客应在主人改服之后才可戴绖。
晏子从俭 礼仪践行
曾子称赞晏子礼仪精深,而有若却指出晏子只用一辆遣车下葬,有违国君七遣车之礼,不足称礼。曾子认为,君主骄奢淫逸之际,君子可从俭以彰显廉洁;国人奢侈之时,则当践行周全礼仪;国人尚俭之时,则应严格遵礼而行。
宾主有位 主客分明
国昭子请教子张丧葬位次。子张答,以往司徒敬子丧礼,男子西向,妇人东向。国昭子认为不合礼数,欲设主宾位,让所有妇人西向。 对原文进行大幅度修改并保留意思和html标签:

【注】昼哭:白天哭泣,夜晚不哭。古代丧夫不夜哭,表示不因个人情感而悲伤。 文伯:穆伯之子。不:指暂时停止哭泣。吾未尝以就公室:我从未前往公室探问文伯的为人。季孙氏为鲁国宗卿,敬姜身为女性长辈,按礼需前往公室与其会面。

【译】穆伯去世时,敬姜遵循礼仪,只在白天哭泣;而文伯去世时,她昼夜悲恸。孔子评价道:“她深谙礼仪之道。”文伯去世后,敬姜倚靠着他的床榻,却始终没有流泪。她说:“当初生下他时,我满心期盼他能成为一位贤德之人,因此从未过问他在公室中的所作所为;如今他离开了人世,却没有一位朋友或臣属为他流泪,只有妻妾侍女们在悲痛欲绝地哭泣。看来这孩子早已将礼仪抛诸脑后了。”

礼记檀弓二则翻译

【注】季康子:名肥,谥号康,是季孙斯的儿子,担任鲁国大夫。敬姜是他的祖母。 亵衣:内衣。按照礼仪,小敛之前应该先将寿衣陈列于房间,而不应将内衣也摆放出来。舅姑:古代女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

【译】季康子的母亲去世后,在为其举行小敛仪式之前,家人竟然将内衣也陈列出来。敬姜见状便说:“女子在未经梳洗打扮的情况下,甚至不敢见自己的公婆,更何况如今即将有宾客前来吊唁,怎么能将内衣摆放于此呢?”于是下令将内衣撤下。

【注】斯:指孩童因思念父母而毫无节制地哭泣。:约,指通过外物来引发内心感情。:指人本性中固有的情感。:指丧服等具体物品。对于不孝之人,他们对亲人的离世本无悲伤之情,但穿上丧服后,看到这些物品便会引发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哀痛。:通 “摇”,摇动身体。蒌翣:古代棺材的装饰物。蒌,即柳树,指灵车上方的车盖。

【译】一日,有子和子游看到一个孩子哭喊着寻找父母。有子对子游说:“我一直不明白丧礼中为何要规定‘踊’的礼节,我认为应该废除它。孝子思念亲人的心情就像这个孩子一样,痛哭流涕就足以表达他们的悲伤了。”子游回答道:“礼仪的制定,有些是为了约束人们的情感,有些则是通过外在的物品来引发内心的情感。若是不加节制地宣泄情感,不遵循礼仪规范穿着服饰,那就与野蛮人无异了。依照礼仪行事,则与之截然不同。人们遇到喜事便会感到高兴,高兴到极致便会唱歌,唱歌还不足以表达内心的喜悦,就会摇动身体,甚至翩翩起舞;而当人们愤怒过后,就会感到愤懑,内心郁结,便会发出叹息,叹息也不能完全宣泄心中的愤懑,就会捶胸顿足。将这些情绪和行为加以区分、约束,这就是‘礼’的意义所在。人死后,就会被人厌恶,且死者已无力回天,人们便会逐渐将他遗忘。人们用布带束裹尸体,用衾被覆盖,并在灵车上设置车盖和屏障,都是为了避免人们看到死者后心生厌恶。人刚去世时,人们会用肉脯肉酱祭奠,出殡前还有遣奠仪式,下葬后还有虞祭等各种祭祀活动,虽然从未见过鬼神享用,但自古以来却无人废止。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人们不至于忘记逝者。所以你所认为的礼仪缺陷,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缺陷。”

礼记檀弓二则翻译

【注】吴侵陈:此事发生在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大宰嚭:大宰是官名,嚭是人名。由于当时吴国有一位名叫嚭的大宰,因此后人多认为此处的大宰嚭就是那位吴国大臣,而下文提到的行人仪则是陈国的使者。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国君,是吴王阖闾的儿子。行人仪:行人是官名,负责掌管聘问等外交事务,仪是人名。

【译】吴国攻打陈国时,砍伐了陈国的社树,残害了陈国的病弱百姓。当吴军撤退时,陈国派遣使者行人仪前往吴军营中。夫差对大宰嚭说:“这位使者口才了得,我们不妨试探他一番。军队作战,声誉至关重要,你问问他,世人将如何评价我们的军队?”行人仪回答说:“古代军队攻打敌国时,不砍伐敌国的社树,不杀害敌国的病患,不俘虏敌国的老人。而如今贵国军队却杀害我 陈国百姓,这岂不是一支残暴不仁的军队吗?”夫差又问:“如果我们将占领的土地和俘虏的百姓全部归还,你又将如何评价我们的军队呢?”行人仪回答说:“贵国君王因为我 国有罪,才兴师问罪,如今又怜悯我们,赦免我们,像这样仁义之师,又何须担心声誉不佳呢?”

【注】颜丁:鲁国人。

【译】颜丁在居丧期间,言行举止都符合礼仪规范:亲人刚去世时,他惶恐不安,仿佛仍在期盼亲人能够苏醒,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残酷;举行葬礼时,他神情恍惚,似乎想要追随亲人而去,却又无能为力;送葬归来后,他面带忧愁,仿佛担心亲人的魂魄无法跟上他的脚步,因此走走停停,不断回望。

礼记檀弓二则翻译

【注】高宗:殷高宗武丁。冢宰:六卿之首,也称为太宰。

【译】子张向孔子请教说:“《尚书》中记载:‘殷高宗武丁在位期间,曾为亡妻守孝三年,期间不与大臣交谈,直到除服后才开口说话,令群臣欣喜万分。’此事当真?”孔子回答道:“为何不可?古代天子驾崩后,太子需听从冢宰的辅佐,三年不与大臣说话,有何不可?”

【注】知悼子:晋大夫荀盈,卒于鲁昭公九年。平公:晋国国君,名彪。饮酒:指私宴。师旷:晋国乐师,字子野。生而目盲,善辨音律。李调:平公的宠臣。杜蒉:平公的膳宰,《左传》作屠蒯。历阶:急促登阶,一步一级。:罚酒。

【译】知悼子尚未下葬,晋平公便开始饮酒,且有师旷、李调相伴,敲钟奏乐。杜蒉从外而入,闻钟声而问侍从:“国君何在?”侍从答曰:“在正寝。”杜蒉遂入正寝,历阶而上,斟酒一杯,谓旷曰:“旷,饮此酒。”又斟酒一杯,谓调曰:“调,饮此酒。”再斟酒一杯,于堂上北向而坐,自饮。饮毕,下阶,疾出正寝。

礼记檀弓二则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