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残喘:一个关于善恶的故事

“苟延残喘”出自明代马中锡的《东田文集》,指的是勉强延续生命,如同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生存。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赵简子和东郭先生之间关于善恶抉择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赵简子在中山打猎时射伤了一只狼,狼 desperate 地逃窜。与此心地善良的东郭先生正带着他的瘸驴前往中山,他驴背上驮着一口袋书,完全没有意识到即将遭遇的危险。突然,那只受伤的狼出现在他面前,苦苦哀求东郭先生将其藏入口袋,以躲避赵简子的追捕。狼甚至许诺事后必有重谢。

苟延残喘的意思

尽管担心得罪权势滔天的赵简子,但东郭先生秉持着“兼爱”的信念,毅然决定救助这只狼。他先将书取出,腾空口袋,然而狼体型太大,难以放入。危急时刻,狼主动要求被捆绑,以便塞进口袋。东郭先生无奈照做,将狼藏了起来。

苟延残喘的意思

赵简子追来询问狼的下落,东郭先生镇定地否认,最终骗过了赵简子。待赵简子离开后,东郭先生释放了狼。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死里逃生的狼非但不思报恩,反而露出了凶狠的本性,想要将其吃掉!

苟延残喘的意思

幸运的是,一位老人及时出现,用计谋杀死了恶狼,救下了东郭先生。这个故事中,“苟延残喘”被用来形容狼被追捕时的状态,同时也引申出更深层的寓意,引发人们对于善恶、报恩等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