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鹳、雀、楼、尽、瀑、布”等生字,会写“黄、川、楼”等生字。
正确朗读并背诵《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体会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记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难点:
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有关祖国壮丽山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1. 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读音方面,注意读准后鼻音“穷、层”,前鼻音“尽、烟、川”。“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母的两个字连在一起,孩子容易混淆。

字形方面,还是以形声字为主,“川”是河流的意思,象形字,比较好记。

2. 再读古诗,理解内容。
教师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登鹳雀楼》前两句写了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是远景,“黄河入海流”是近景,景色辽阔,气势雄浑。

“白日”和“黄河”,景物相对,色彩相对。“依山尽”和“入海流”动词相对,对仗工整,气势磅礴。

后面两句寓哲理于诗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胸襟和抱负。

3. 指导背诵,体会诗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表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
(三)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1. 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2. 再读古诗,理解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诗歌语言的生动形象。

《望庐山瀑布》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后面两句中的“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下,奔涌飞泻。“直下”二字表现了岩壁陡峭,水流之急。

“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之高耸和瀑布飞流的宏大气势。

“疑”字写出了诗人亦直亦幻的感觉,明知是瀑布,却又似乎觉得是九天上的银河,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由衷赞美之情。

3. 指导背诵,体会诗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感受了诗歌中描绘的雄伟壮丽的景色,体会了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学习古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

容易写错的字是“黄”,中间是个“由”,不要写成“田”。

“川”三笔分立,间距相等,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变成点。

3. 搜集有关鹳雀楼和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