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

在新千年的第一天后不久,一辆颇为引人注目的“巴士”拖车出现在德国德绍市街头。它驶上格罗皮乌斯大道,停在38号那栋著名的建筑旁。

什么是包豪斯(Bauhaus)

这辆名为“客厅”(Wohnmaschine)的拖车采用了玻璃“幕墙”网格,侧面是灰色的“墙壁”,甚至连那扇红色大门都真实还原了旁边那栋建筑的设计。拖车内部包括一个用来举行演讲的空间和阅读室。在拖车尾部的灰色“墙壁”上,“包豪斯”(Bauhaus)的字样格外醒目。

什么是包豪斯(Bauhaus)

发起者将带着这个移动的“建筑”开始一场历时十个月的巡游,从德绍出发,前往柏林、刚果首都金沙萨和中国香港。他们在各地开展一系列研讨活动和研讨会,深入探索世界性的设计理念,以此向今年100周年纪念的包豪斯致敬。

什么是包豪斯(Bauhaus)

什么是包豪斯

包豪斯,Bauhaus,既是一所学校,也是一门教程,一种方法,一个主义,一场运动,更是跨越百年历史的一种生活和美学态度。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883.5.18-1969.7.5)

回到100年前,1919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德国魏玛,踌躇满志的年轻设计师和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将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改造成“国立包豪斯学院”(Staatliches Bauhaus)。这所学校很快获得批准成立,**格罗皮乌斯成为第一任校长。**

格罗皮乌斯绝非无名之辈。那时,他已与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两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工作了一段时间,可谓师出名门。

什么是包豪斯(Bauhaus)

法古斯工厂(Fagus-Werk)由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1913年,是现代建筑与工业设计发展的里程碑,也令格氏声名大噪。

包豪斯是“建造”(bauen)和“房子”(haus)的合成词。格罗皮乌斯后来解释这里的“建筑”泛指一切新的设计体系。而发明这个德语词时,他一定是没有想到这个新词的影响力绵延百年。

包豪斯徽标

包豪斯徽标

由奥斯卡·希勒姆尔设计

诞生于”魏玛共和国”时代背景下的包豪斯代表着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改革理想,主张打破设计教育中艺术和技术的界限。在那之前,设计与制造分离;艺术是奢华的矫饰之风的象征;而大工业产品批量生产,普遍缺乏美感。包豪斯把二者结合,形成了简洁明了、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设计作为一种曾经的奢华需求,也因此被全民需求取代。

什么是包豪斯(Bauhaus)

初期位于魏玛的包豪斯学院主楼

早期的包豪斯学院内没有学生和老师的称呼,而是采用了师徒制,只分入门生、实习生、师傅。刚入学的学生称为入门生,通过半年的基础设计课程学习色彩理论、形式关系及材料学等基础知识,之后的三年学习则是要选择木工、金工、印刷、纺织、陶艺、雕塑等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同时由两位师傅共同指导:一位是艺术家,另一位是工匠师。这种美术和工艺的双轨制也成为包豪斯魏玛时期的课程特色。除此之外,学院还设有表演艺术课程,而印刷课程也包含了包豪斯一向重视的摄影内容,可谓是不折不扣的跨领域、多媒体的设计学院。

什么是包豪斯(Bauhaus)

下面这张照片摄于 1926 年,记录了包豪斯教员的盛会,地点是在德绍的新校舍。从左至右依次为: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贺内克·雪伯(Hinnerk Scheper)、盖沃·穆赫(Georg Muche)、莫霍力-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贺伯特·拜耳( Herbert Bayer)、优思特·施密特(Joost Schmidt)、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保罗·克利( Paul Klee)、利奥尼·费宁格( Lyonel Feininger)、岗塔·斯托兹(Gunta Stölzl)、奥斯卡·希勒姆尔(Oskar Schlemmer)。

包豪斯学院在格罗皮乌斯的主持下,汇集了各路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大师作为教员,致力于探索全新的设计教育理念。他们打破了画、雕和工艺的界限,这些领域融会贯通,手工艺从此与纯艺术平起平坐。

包豪斯艺术家的终极目标在于为大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他们的设计作品体现了这个初衷,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其中。作品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易于廉价大规模生产。正是这样,包豪斯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设计风格。他们的创作焦点集中于基本的几何形状,如方形、圆形和三角形;配色也多采用基础色调,如红、黄、蓝、黑和白。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微妙的张力 85 号》。他的著作《点线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在 1926 年就作为包豪斯的形式课教材出版了。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保罗·克利在包豪斯任教期间创作的油画《Senecio》。克利曾在包豪斯的课堂上总结了其创意基础理论:“结构重于形式。因为形式是结果,是死板的,而结构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约瑟夫·阿尔伯斯为包豪斯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修改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设计课程。他最著名的系列作品《向正方形致敬》反映了他的艺术理念,即艺术源于“物质事实与精神作用之间的矛盾”。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优思特·施密特1923 年设计的一张经典海报,标志着包豪斯平面设计风格的雏形。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岗塔·斯托兹领导的织造工作室创作的纤维织物工艺品,揭示了一种普遍的几何美学,表达了工业时代倾向理性和冷静的特征。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1925 年,包豪斯学院迁至德绍,并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的“师傅”改称“教授”,双轨并行的教育体系也宣告终结。虽然技艺高超的工匠仍在工作室任教,但他们的待遇不再与教授相同。事实上,魏玛时期的双轨制教育体系只是一个过渡,因为当时同时精通艺术理论和工艺实践的人才十分匮乏。格罗皮乌斯曾说,包豪斯原本就没打算只培养工艺师,而是培养“一种新型的、前所未有的从业人员,即工业、工艺和建筑领域的合作者,能够兼顾技术和形式”。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1926 年 12 月 4 日,由格罗皮乌斯亲手设计的德绍包豪斯校舍全部竣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建筑异常通透、简约,功能多样,展现了全新的建筑空间理念,与周围古旧的欧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更成为格罗皮乌斯不朽的“建筑宣言”。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如果不是出现在这样的照片中,我们很难相信包豪斯德绍校舍大楼诞生于近一个世纪之前。由于罗格皮乌斯极力争取,这栋大楼也成了最早被航拍记录的建筑。

包豪斯全体师生都参与了新校舍的建筑过程,集会厅、家具、室内装饰均由师生设计完成。许多后来成为经典的家具借机横空出世,它们采用新型的钢管材料,由马塞尔·布劳耶、马特·史坦(Mart Stam)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其中包括最早的悬臂椅(Freischwinger)。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 包豪斯:一个世纪的回响

这张摄于1927年的照片中,马塞尔·布劳耶坐在自己设计的“瓦西里椅”上,这款椅子是为了向他的老师康定斯基致敬而命名的。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瓦西里椅”是世界上第一款皮革钢管椅,作为包豪斯设计的代表作品,至今仍备受追捧。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图中这款悬臂椅的设计者是谁,一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争论的焦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包豪斯风格的经典之作。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包豪斯是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先驱。由赫伯特·拜耳设计的无衬线字体,以其标志性的小写字母而闻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拜耳在1925年提议包豪斯印刷和广告工作室统一使用小写字母,理由很简单:“为什么要用两套字母?小写字母可以节省时间。”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奥斯卡·希勒姆尔领导的戏剧工作室将绘画、雕塑、平面设计、舞蹈和舞台设计融为一体。图为其在1926-1927年创作的舞蹈作品中的“线条角色”和“抽象角色”。

1927年,在教学体系成熟、新校舍建筑经验积累,以及德绍市议会委托建筑项目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格罗皮乌斯顺势成立了建筑系,并聘请瑞士建筑师汉斯·梅耶担任第一任系主任,这也标志着格罗皮乌斯创办包豪斯的初衷得以实现。

在为包豪斯辛勤耕耘了9年之后,格罗皮乌斯于1928年4月1日辞去了领导职务,并推荐梅耶接任。梅耶对包豪斯的期望不仅是用全民需求取代奢华需求,更希望加强与工厂的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但由于他极左的政治立场、泛政治化和反艺术的倾向,导致他与教职工以及德绍政府的关系日益恶化,许多教授纷纷辞职,包豪斯的社会地位岌岌可危。最终在政府和舆论的压力下,梅耶于1930年6月辞去了校长职务。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图中是密斯·凡德罗在包豪斯建筑工作室授课的情景。他接任领导包豪斯后,终止了学校内部的所有政治运动,积极推动建筑教育研究,使教学逐步走上正轨。但此时的包豪斯已面目全非,许多参与建校的人都已离开,只剩下康定斯基。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巴塞罗那椅”是凡德罗在包豪斯最后的时光里留下的经典之作。

1931年,政治局势的动荡再次威胁到包豪斯的生存。纳粹势力控制了德绍市,包豪斯在魏玛的遭遇似乎又要重演。1933年8月10日,几经迁址的包豪斯学院在柏林被强行关闭。格罗皮乌斯、莫霍利-纳吉、密斯·凡德罗等人被迫前往美国,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图中是由格罗皮乌斯主导设计的柏林包豪斯博物馆,于1979年建成。

虽然只存在了短短14年,但包豪斯对设计行业的影响深远,它在色彩和形式方面建立的理论基础至今仍被沿用。其“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开创了一个全新时代。尽管包豪斯的创始人是建筑师和艺术家,但它对平面设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包豪斯以一场运动和一所学校的形式,拥抱了20世纪的机器文化,改变了人们对设计和建筑的看法,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敬业、思维清晰、技能全面的设计师。

现代主义浪潮改变了艺术和设计,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包豪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和逻辑,以及设计师如何利用他们的想法创造出适用于所有人的设计。这个至关重要的目标,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设计师们仍在为之努力。

包豪斯,用14年的时间改变了世界,其影响力至今仍然无处不在。即使你从未听说过这个德文单词,但你一定接触过、使用过包豪斯的设计,并从中受益。当你无意中喜欢上某种德国设计,甚至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当代设计作品时,请相信,那很可能是源于一个世纪前德国设计先驱们播下的种子。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关于包豪斯的更多内容,YDE将会陆续为你呈现。